7月的川南,驕陽似火,熱浪翻滾,卻擋不住宜賓學院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走訪團隊堅定的腳步。7月14-18日,宜賓學院資助育人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帶著學校的囑托、政策的溫暖和沉甸甸的關懷,踏上了為期5天、跨越南充市3區3縣1市、行程1500余公里的家訪之路。
每一扇門后,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在儀隴縣的一個農家小院里,走訪團隊被滿墻的獎狀震撼——從小學到大學,每一張都記錄著女孩小林的拼搏與堅持?!斑@些獎狀,是我們家最值錢的‘裝修’?!迸⒌母赣H笑著說,眼里滿是驕傲。當中心成員遞上慰問金,并告知學校將針對性提供幫扶時,女孩緊緊攥著筆記本,她鄭重寫下:“我一定不負期望,將來回報社會?!?/p>
嘉陵區的小凱同學幼時因意外受傷,貧困的家庭無力承擔醫療費用,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導致腿部留下殘疾。然而生活的磨難并未擊垮這個陽光少年,他始終用燦爛的笑容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當走訪團隊的老師們來到他家時,小凱如獲至寶般地展示著用國家助學金精心挑選的編程書籍,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雖然我的行動受限,但思維的疆域永無止境?!弊咴L團隊深受感動,并為他制定了“學業支持+實踐賦能+心理關懷”三維成長方案,助力這位追夢少年揚帆起航。
婷婷從小就是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務工,家里只有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盡管生活清苦,她卻始終懷揣著考研的夢想,只是英語成績成了她最大的心結。走訪時,資助中心的老師們了解到她的困境,立刻為她詳細介紹了學校精心打造的“英語四六級互助培訓班”——這個品牌項目不僅提供系統的考前輔導,還定期舉辦應試技巧專題講座,全方位提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學業競爭力?!敖洕鷰头鲋皇瞧瘘c,我們更希望孩子們在學業上找到自信和方向?!辟Y助育人中心的侯麗老師一邊記錄,一邊輕聲說道。筆記本上的這行字,不僅是走訪的見證,更是家校攜手托舉夢想的溫暖承諾。
從“經濟幫扶”到“成長賦能”
此次走訪,團隊不僅帶去了7000元的慰問金,更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一生一策”成長方案:將3位英語薄弱的同學納入“英語四六級互助培訓班”;為5名有創業意向的同學推薦“誠信一條街”微創業項目;為6位職業迷茫的學生提供“成長型”生涯規劃指導。
“資助不僅是給錢,更是給希望、給路徑。我們翻過的每一座山,敲開的每一扇門,都在詮釋‘扶困’更要‘扶志’和‘扶智’的育人真諦?!?/p>
讓每一份資助,都成為夢想的種子
多年來,宜賓學院始終堅守“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承諾,構建起“精準資助+成長賦能+價值引領”的立體化資助育人體系。2025年,學校累計發放各類資助金近2000萬元,惠及超1.4萬余名宜院學子。但比數字更動人的,是那些被改變的人生軌跡—— 曾經的受助學生,如今成為支教老師;獲得學業幫扶的同學,順利考上了碩士研究生;無數個像小林、小凱、婷婷這樣的孩子,正帶著溫暖和希望,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5天,1500公里,14個家庭,14個故事,14份沉甸甸的期待……這不僅僅是一次走訪,更是一場關于愛與希望的傳遞。走訪團隊用腳步丈量溫暖,以行動詮釋擔當,讓資助育人工作從機制制度轉化為實際行動,從政策落實延伸到情感連接。(編輯/王穎 制作/余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