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下午,“小流域山洪與次生災害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成立揭牌儀式及學術研討會在浙江水利水電學院錢塘校區舉行。校黨委書記錢天國、校長萬健,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單位之一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鄔楊明出席。來自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杭州聯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的近20位專家學者,以及浙江水利水電學院辦公室、建工學院負責人及師生代表參加。副校長項春主持揭牌儀式。
今年10月獲批成立的“小流域山洪與次生災害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是浙江水利水電學院近年來持續加強工程技術教育與研究、推進有組織科研與協同創新、發揮水利水電辦學特色優勢所取得的新成果。
與會領導、專家學者共同為“小流域山洪與次生災害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揭牌。
錢天國在致辭中指出,學校希望通過工程研究中心建設,大力推進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與協同創新,匯聚各方智慧與力量,深入開展小流域山洪與次生災害防治的關鍵技術研究、成果轉化與應用推廣,為浙江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和服務。同時,借助工程研究中心這個平臺,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做強水利主干學科,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優化水利類人才培養模式,讓更多的師生參與到前沿科研項目中,在實踐中錘煉專業技能、提升創新能力。錢天國表示,作為牽頭單位,學校將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發展、加快建設創新浙江的重要部署,與各方精誠合作,共同把工程研究中心建好用好,為浙江水利高質量發展和防災減災事業做出積極貢獻。
鄔楊明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省水文中心積極探索山洪災害防治的有效之策,在預警能力提升、遙測終端改造升級、新型監測設備研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共建工程研究中心,是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完善自然災害特別是洪澇災害監測防控措施的實際行動,是加快補齊山洪災害防御等薄弱環節的有效舉措。希望通過平臺建設,在小流域山洪與次生災害防御領域加強合作交流,為山洪災害風險更快感知、更重預報預警提供關鍵技術和數據支撐,努力在延長預見期、提高精準度上取得新的突破,不斷提升全省水旱災害防御支撐能力。
萬健表示,工程研究中心的成立有助于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更好地服務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助于推動有組織科研和成果轉化,將對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水利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產生積極深遠影響。學校將盯緊科技前沿,瞄準國家和我省防災減災關鍵問題,加強工程研究中心建設,為新時代災害防治事業做出水院貢獻。
會上,工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建工學院學術副院長宋杰介紹了工程研究中心目前的建設情況。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強震區崩塌災害防治技術進展、水對滑坡的影響機制與防治對策、以智能體為中心的AI開源生態和行業應用等,作了精彩的學術報告。(文:張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