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云南民族大學第二屆瀾湄非遺工坊——瀾湄金石藝術創新提升研討班圓滿結束。云南民族大學副校長鄒永松,中央美術學院、云南師范大學、玉溪師范學院、云南輕紡職業學院、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相關領導和專家出席結業典禮。
鄒永松在結業典禮上說,研討班著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非遺人才,對非遺文化保護與傳承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希望學員們將所學應用于金石技藝的發展,為瀾湄區域非遺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創新貢獻力量。
中央美術學院肖勇教授對云南民族大學在非遺傳承和國際教育交流方面的努力表示贊賞,期望學校能繼續加強瀾湄非遺文化交流,鼓勵學員們在金石技藝上不斷創新。
老撾蘇發努馮大學建筑學院的帕堤娜·菲姆凡老師作為學員代表發言,她對研討班的組織工作表示感謝,認為此次活動對非遺傳承保護與現代手工藝技術發展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嘗試,進一步加深了瀾湄各國青年的交流和友誼。
出席結業典禮的相關領導為學員頒發了結業證書。此次研討班為期九天,匯聚了來自柬埔寨、泰國、老撾和中國的20位非遺工坊學員,在昆明和騰沖兩地學習云南金石傳統手工技藝,共同探討瀾湄區域非遺文化保護與傳承。(責任編輯:左映龍 文:焦世源 圖:沈夢溪 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