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和四川省教育廳主辦,四川農業大學研究生院、國際交流合作處、風景園林學院、林學院、草業科技學院、環境學院聯合承辦的2024年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四川)綠色低碳與可持續發展分會場在成都校區成功舉行。來自澳大利亞、希臘、美國、加拿大、西班牙等7個國家的業內著名專家、學者,以及“產學研用”合作指導的企業代表和師生共計100余人參加會議。
此次會議旨在落實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的指示。分會場以“綠色低碳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主要圍繞風景園林綠色發展與健康促進、多元化林草碳匯與高質量發展、生態融合與環境工程技術創新等方面,加強跨學科、跨地域合作,以期共謀新機遇、共享新成果、共創新未來,進一步推進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與國際交流合作。
副校長盧艷麗教授在會議開幕式致辭中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開放合作,曾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深入推動教育對外開放,統籌“引進來”和“走出去”,不斷提升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競爭力和話語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關于“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部署中也提出“推進高水平教育開放”。這都為做好新時代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推進教育強國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她表示,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聚焦學科特色與專業優勢、國際化人才培養、市場化產業需求,凝聚更多專家智慧、匯集各方資源、拓展合作路徑,聚力打造國際合作新亮點,搭建人才引育新平臺,推進國際科研新突破,做深、做實、做好國際產學研用合作這篇大文章。
開幕式上,主持開幕式的風景園林學院副院長姜貝貝教授介紹了線上、線下參會情況,并對與會者表示歡迎。風景園林學院杜娟副教授還展示了定名為“自然之姿”的中國傳統插花作品,體現出現代插花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的新理念,與會議主題不謀而合,受到與會者好評。
會議學術報告環節,上午場次由環境學院院長沈飛教授和雷永佳副教授,以及風景園林學院副院長蔡軍教授和郭麗副教授共同主持。此階段共有四位國際知名專家和兩位青年學者報告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希臘帕特雷大學Dionissios Mantzavinos教授作了《Biomass Valor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le Engineering and Circular Economy(可持續工程和循環經濟背景下的生物質增值)》的線下主旨報告,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Cheng Fang教授作了《Emerging Contamination: Microplastics and Nanoplastics in our Daily Lives(新出現的污染:日常生活中的微塑料和納米塑料)》的線上主旨報告,美國克萊姆森大學Hong Luo教授作了《Epigenetic Control of Plant Development and Stress Response in Grasses(禾本科植物發育和應激反應的表觀遺傳控制)》的線下主旨報告,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Guangyu Wang作了《Forest Therapy and Human Health: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s(森林療愈與人類健康:現狀與前景)》的線下主旨報告。同時,來自四川農業大學的研究生蔣運萌和劉藝分別作了《Effects of Tree Leaf Color on Human Physical and Mental Recovery from a Looking-Up Perspective(從仰視角度看樹葉顏色對人類身心康復的影響)》和《Research on New Resistance Gene Engineering Bamboo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新型抗性基因工程竹研究與可持續發展)》的青年報告。
下午的學術報告由林學院副院長徐振鋒教授和王麗霞副教授,以及草業科技學院院長黃琳凱教授和嚴海東特聘教授共同主持。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Xinhua He教授作了《ThePresence ofGrassesEnhances while14N-addition toReceiverPinesReduces15N Movement between Paired Pine Saplings in an Oak Woodland(橡樹林中保留草增強了添加14N的接收松,而減少了與成對松樹之間的15N移動)》的線下主旨報告,同濟大學Mohamed Elsadek助理教授作了《The Healing Power of Nature: Unveiling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Urban Landscapes in Cities(大自然的治愈力量:揭示城市中城市景觀的治療潛力)》的線下主旨報告,布爾諾孟德爾大學Douglas Godbold教授作了《The Benefits of Tree and Mycorrhizal Diversity for Ecosystem Stability and Services(樹木和菌根多樣性對生態系統穩定性和服務的益處)》的線上主旨報告,西班牙植物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Aureliano Bombarely教授作了《Application of the AI to the Genome Annotation in Plants(人工智能在植物基因組注釋中的應用)》的線上主旨報告。此外,環境學院田東副教授作了《Fractionation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Waste and Application of its Three Fractions(木質纖維素生物質廢物的分餾及其三種餾分的應用)》的青年報告;研究生李宗晟、葉呈文、靳雅榮分別作了《Research on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Landscape Pattern Evolution of Urban Ecological Land on Carbon Sequestration(城市生態用地景觀格局演變對碳匯的影響機制研究)》、《Child-friendly Park Design in Xiong'an New Area Guided by Natural Development(雄安新區以自然發展為導向的兒童友好型公園設計)》和《Analysis of the Heat Stress Mechanism based on the Pan-genome in Pearl Millet(基于珍珠栗泛基因組的熱應激機制分析)》的青年報告。
據了解,本次分會場活動得到了四川省科技廳國(境)外高端人才引進項目和海聚計劃高端人才引進項目的支持。(作者:劉柿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