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教發中心聯合環境學院、測繪學院在錢塘校區叢游咖啡廳舉辦國家一流課程建設經驗分享沙龍?;顒臃e極響應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的號召,聚焦教學改革成果融入課程建設的核心任務。校黨委副書記吳小英、唐遠彤,副校長李政輝,相關部門和學院負責人,學校中青年教師代表參加本次活動。
活動中,吳小英教授從國家一流課程建設的時代背景講起,細膩而生動地闡述了國家一流課程《“水分子”思政社會實踐》的出發點、落腳點和重點,向青年教師們分享了《“水分子”思政社會實踐》課程中獨特的實地探訪、實景模擬、實境體驗教學模式。該課程通過沉浸式的學習體驗,引領青年學生們在廣闊的社會實踐課程中深化理論認識、實現個人成長與社會責任的雙重提升。
環境學院黨總支書記汪一丁老師分享了題為《綠水青山育新人——一二課堂協同創新,構建育人共同體》的教育實踐探索,介紹了學校情懷教育與實踐育人的核心理念以及三階段發展路徑,從教學方法手段與組織形式兩大方面,向中青年教師詳細闡述了課程建設的創新亮點。
馬克思主義學院陳靜老師從教學改革與規范、大思政課實踐與創新兩大維度,分享了她獨到的見解與深刻的感悟。陳靜老師致力于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與拓展,深入探索協同育人的新模式,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真實的實踐平臺。
本次國家一流課程建設經驗分享活動旨在推廣國家一流課程建設的寶貴經驗,弘揚以學為中心、精益求精的金課建設精神,不斷提高課程建設水平和課堂教學質量,更好地推進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工作。青年教師們認為,通過活動,不僅見證了教育創新的魅力,深刻感受了國家一流課程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也更堅定了深化教學改革、提升課程質量的信心和決心。本次活動也正式拉開了“從游教學沙龍”系列活動的序幕。(文:周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