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進一步提升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肉牛養殖水平,促進肉牛產業的健康發展,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組織專家團隊赴昭覺縣,開展肉牛養殖技術培訓與現場指導工作。
本次活動邀請了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營養與飼料研究室主任王之盛教授的團隊成員、四川農業大學肖鑒鑫副教授,體系常見病研究與診療崗位專家左之才教授的團隊成員、四川肉牛創新團隊崗位專家、四川農業大學馬曉平副教授,以及四川肉牛創新團隊崗位專家、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賈先波副教授等行業專家參與。
在昭覺縣農業農村局培訓會議室,肖鑒鑫、馬曉平、賈先波等專家就《后備牛培育技術與實踐》、《肉牛常見疾病診療》以及《肉牛場建設與引種技術》做專題報告,吸引了昭覺縣各鄉鎮農技員及相關從業人員90余人參加培訓學習。
隨后,專家組實地走訪了昭覺縣紅谷拉達肉牛養殖場和昭覺縣鄉勤牧業肉牛養殖場。通過現場調研,專家們發現部分養殖場的肉牛存在體況瘦弱的情況,經過與養殖戶深入交流后了解到,近期因牛價下跌和資金鏈斷裂等原因,導致部分牛只的飼養管理不佳。專家們根據養殖場的實際情況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當前正值秋季,是肉牛長膘、發情和配種的關鍵時期,養殖戶應盡量保障肉牛的營養攝入,確保其能夠健康生長。特別是如果母牛營養不良,可能會導致發情延遲或不發情,進而影響犢牛的健康和后續的生長發育。此外,專家建議適時淘汰老弱病殘牛,優化牛群結構,合理利用現有資源,提高養殖效益。
另悉,近日馬曉平副教授赴四川省畜牧總站,開展肉牛奶牛犢牛養殖技術培訓。此次活動旨在幫助四川各地提升犢牛養殖技術水平,促進產業的健康發展。
在培訓會上,馬曉平就《犢牛腹瀉病的綜合防控》做專題培訓,四川省畜牧總站、各肉牛、奶牛等相關產業從業人員90余人參與了培訓學習。
馬曉平在培訓中詳細講解了犢牛腹瀉的病因,指出病因多樣,主要由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引起。他描述了腹瀉的臨床表現,從水樣腹瀉到粥樣腹瀉,嚴重時甚至可能出現血性腹瀉。
在防控策略上,馬曉平特別強調了“子病母防,母子一體化防控策略”的重要性。他指出加強母牛的飼養管理,特別是母牛圍產期的飼養管理和營養平衡,保證母牛提供健康優質的初乳。犢牛出生之后,在規定的時間段內吃足優質初乳對預防犢牛腹瀉至關重要。一旦發生腹瀉,主要以對癥治療為主,特別是防止犢牛脫水、調節酸堿平衡失調至關重要,并需要根據癥狀控制細菌繼發感染和血便。
在預防上,馬曉平建議做好養殖場的重大動物疫病的疫苗接種,生物安全措施和日常消殺、定期驅蟲等工作。(作者:馬曉平、肖鑒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