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壽螺是我國重要外來惡性入侵物種,危害水生植物、破壞水域生態、影響自然景觀、威脅人類健康,目前,福壽螺已在四川局部區域發生泛濫,急需有效控制。自2022年農業農村部等六部門將其列入《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后,防治福壽螺已成為涉農部門、水務、環境保護等多個部門的重點工作。近期,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楊春平副教授團隊開展的福壽螺防控工作持續得到農業農村部的關注。
8月2日,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副站長閆成、部科學技術司干部陳柏樺、部生態總站農藝師張馳,前往四川農業大學位于成都市新都區的稻田福壽螺綠色防控基地進行現場考察和調研。省農業農村廳資環處、廳農業生態資源保護中心、成都市、新都區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陪同調研。
該基地是調研組在四川調研的唯一稻區點位。楊春平現場介紹了基地開展的福壽螺防控措施及防控效果,并展示了由四川農業大學研發的福壽螺引誘劑的控螺情況。在座談會上,楊春平就四川農業大學開展福壽螺防控相關研究的成果、指導地方進行防治的效果及福壽螺防治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重點匯報,得到了與會人員高度評價。
8月7日-8日,受農業農村部生態總站邀請,楊春平參加我國外來入侵物種綜合防控體系建設項目管理培訓會暨河南省重大危害入侵物種(福壽螺)現場滅除活動。該活動由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河南省農業農村廳主辦。全國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部門負責人及專家參會。在福壽螺現場滅除活動中,楊春平現場介紹了四川農業大學自主研發的福壽螺引誘劑專利產品,實地展示了引誘劑的誘螺效果。在隨后的座談會上,楊春平就在我國福壽螺重發區如何做好分區治理獻言獻策,得到了農業農村部相關領導的高度肯定。
據悉,楊春平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四川省科技廳、學校雙支計劃等項目的支持下,長期從事福壽螺滅螺藥物靶標定位及分子設計、監測預警、防控技術等研發工作。相關成果以20余篇SCI論文形式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Pest Science、Pest Management Science等主流期刊發表,授權和申請國際國內專利10余件;同時制定了2024年四川省稻區福壽螺綠色防控主推技術,研發的福壽螺引誘劑已在川渝地區40余個縣進行了示范、推廣和應用。(作者:陳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