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的決策部署,進一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關于語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四川農業大學積極組織申報教育部、團中央2024年“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5支團隊成功入選,400余名川農青年深入民族地區、農村地區開展實踐,積極探索“普通話+N次課堂”和“助農產業+普通話”多元助力模式,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為鄉村振興賦能。
一言一行,普潤鄉土
校團委川農紅·語結“童”心團隊來到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馬湖村和大杉坪村,通過走訪調研的形式,進一步獲悉當地家庭普通話語言環境,積極探索推廣普通話的新思路。
團隊結合調研情況因地制宜開展集“詩詞朗誦、科學小實驗、詞組對對碰、妙筆生輝”等形式為一體的推普-科普趣味游園會,以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廣普通話,覆蓋村民300余人次?!霸陉J關打卡過程中,我們不斷地與小朋友們溝通交流,為他們糾正發音、字形,科普科學知識文化?!眻F隊成員嚴妤彤表示。
圖為川農紅·語結“童”心團隊深入農家中調研
一字一句,語播希望
草業科技學院“普韻千里”實踐團前往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丞相村、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等地,結合不同地區特色舉辦不同主題活動,打造“線上+線下+多地”模式聯合推廣普通話。
實踐團成員以形近字的細致辨別和趣味繞口令等互動游戲作為開場,以穿越漢字演變的悠久歷程為特色,巧妙融入“川渝英烈”事跡以及線上生態知識課程,迅速吸引了在場孩子們的濃厚興趣。他們親身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魅力,也讓普通話和文學傳承的花朵在祖國的大地上綻放?!捌胀ㄔ捠歉星榈募~帶。以漢字起源為開始,貫穿地區特色內容,孩子們不懂就問,不會就學,讓標準普通話伴隨我們生活?!边@是駐村干部的心得,也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共同體意識的延續。
一音一韻,以聲傳情
“以推普為主要目的,以藝術為傳播媒介,以民族自信為精神食糧”,大學生藝術團普傳藝韻實踐團隊前往四川省雅安市石棉縣以“普語新聲,‘彝’韻同行”為主題,打造藝術沙龍優質課堂,讓成員們通過“S+1+N”的模式推廣普通話。
團隊深入了解四十位來自藏族和彝族等不同民族的小朋友的普通話基礎情況,引導小朋友通過口部操和氣息訓練,養成正確發音習慣,聲母、韻母、語流音變……這些原本抽象的概念,通過生動的圖示變得鮮活而具體。小朋友在“唱、誦、舞、演、奏”的課堂互動中感悟普通話的魅力,“以前我覺得自己的普通話發音總是有些問題,但通過這次課程的學習,我發現自己的發音變得更加清晰準確了?!边@不僅是孩子們的心聲,更是對實踐團隊的最高贊譽與肯定。
圖為普傳藝韻團隊成員給小朋友講解航空知識
一研一智,力傳民心
經濟學院“鄉音普韻,振興共聲”團隊赴重慶市彭水縣保家鎮東流村,于田間地頭、村壩院落展開調研,通過結合數字技術推廣普通話與專業特色的新方法,創建具有針對性的農戶小課堂。
團隊成員深入到農家之中,借助國家智慧教育讀書平臺、中國語言文字數字博物館等其他數字資源平臺,對村民進行專業化宣傳,并開設“普通話+金融防詐”小課堂,依靠自身的專業優勢,向近200名村民們普及金融防詐的相關知識。村民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不僅學習到了更多關于金融的知識,還進一步增強了運用普通話進行交流的意識。
一語一蜜,推普助農
動物科技學院“蜜語‘普’韻,‘彝’路生花”團隊深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石板灘村,以“推普”與“蜂蜜”共同發展為目的,計劃“大手拉小手”和“1+1+1”教學策略,在農戶與電商間建立普通話橋梁。
團隊利用漢字游戲、放映電影等新穎教學活動,規范青少年兒童的普通話用語,同時向村民宣傳并開展電商直播這一新興渠道,以普通話為媒介,銷售當地特產——涼山高山蜂蜜。在團隊成員與農戶的共同努力下,蜂蜜銷售額較平時有了大幅增長?!半娚虪I銷與普通話相結合的方式讓村民收入實實在在得到了提高,深切體會到講好普通話也能掙錢?!标犻L蔣欣益在活動結束后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