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由太陽谷華夏學校華夏紅色藝術團19名師生組織227名家長和學生歷時2個多月,精心創作編排的大型紅色主題舞臺劇《夢回延安》,在太陽谷華夏學?!敖逃龔妵囊环荽鹁怼苯逃股狭料?。
長達2個小時的《夢回延安》,不僅是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更是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精神的傳承。舞臺劇將大家帶回到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連續三場演出,每一場都獲得了圓滿成功。演出現場觀眾掌聲雷動,熱淚盈眶……《夢回延安》收獲好評如潮。
再現紅色史詩,“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打土豪,分田地,百姓當家做主;眾青年,去延安,停止內戰共抗日;南泥灣,大生產,荒山新顏好江南;寶塔山,延河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從1935年到1948年,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生活戰斗了13個春秋,他們緊緊和人民群眾團結在一起,運籌帷幄,領導和指揮了中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堅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偉大篇章。舞臺劇《夢回延安》歌詠的正是這一激蕩人心的中華民族紅色史詩。
全劇共分《丹勛為民謀幸福,人間正道是滄?!贰渡倌陦阎拘l家國,黃河奔騰唱民魂》《軍民魚水結碩果,東方紅日照延安》三個篇章,從90多年前,我黨在中國大西北探索救國之路起始,用舞臺劇的表現形式對“延安精神”進行藝術化的解讀與傳播。
“太陽谷”創造“奇跡”,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延安用這里的五谷雜糧滋養了偉大的黨,支持了革命走向勝利,創造了一段震驚世界的歷史奇跡。
《夢回延安》的全體主創和演員同樣創造了自己的“奇跡”——導演和編劇平均年齡只有15歲,劇組僅有兩個月的時間完成,總投資5.5萬元,整個劇組沒有一位專業演員,都是普普通通的家長和學生,彩排準備時間只有十天時間,整體彩排僅有兩場……
據太陽谷華夏學校李顯峰校長介紹,“奇跡”背后,則是大家對革命先輩的無限敬仰和賡續紅色血脈的堅定決心——為了創作這部舞臺劇,劇組人員閱讀了200多冊與延安相關的書籍;為了演好這部舞臺劇,從年僅8歲的小學生到70多歲的家長,每一位演員都傾注了滿腔的熱情與汗水淚水,彩排常常至深夜,大家毫無怨言……
“復興”有我“華夏”少年,在接受采訪時,參加演出組的同學說,這次演出讓我們有機會進一步了解那段難忘的黨史,感受到革命先輩的偉大情懷,更加懂得了愛國的意義。導演組的同學說,我們之所以創作《夢回延安》這場舞臺劇,就是希望通過藝術作品來弘揚延安革命精神。
北京青愛基金會理事長、太陽谷華夏學校名譽校長張銀俊現場觀看了紅色少年原創大型舞臺劇《夢回延安》,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她說,這臺劇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孩子們誦讀的賀敬之先生寫于1956年的長詩《回延安》:“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千聲萬聲呼喚你——母親延安就在這里!”這次由太陽谷華夏學校紅色藝術團創作的《夢回延安》,以舞臺劇的藝術形式再現當年的崢嶸歲月和老一代革命家創業艱難,讓我們的心靈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強烈震撼。我出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父親一輩就是在大別山一帶鬧革命的紅色戰士。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那會兒,我父親就在迎接劉鄧大軍的地方革命同志隊伍里。那個時期的延安正是革命最艱難的時期。這臺《夢回延安》訴說了我們共同的紅色情感,傳遞了青年一代永不忘本的真摯情操?!把影渤钦赵谖倚闹小鐣髁x路上大踏步走,光榮的延河還要在前頭!”賀敬之的詩仿佛又在我心頭縈繞。
觀看了《夢回延安》的嘉賓們表示,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秹艋匮影病凡粌H藝術再現了中國革命歷程的如歌歲月,更展現了當代青少年傳承紅色精神、謳歌偉大時代、開啟民族復興未來的昂揚熱情,從藝術側面反映出太陽谷華夏學校多年來致力開創中國特色文化教育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新中、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