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未來技術學院建設工作推進會在京召開。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國科學院、首批未來技術學院建設高校等單位的代表以及教育界、產業界有關專家參加會議。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校長馮夏庭應邀出席會議。
會議指出,自2021年未來技術學院啟動建設以來,各學院加快發展、深化改革,努力成為顛覆性技術創新的策源地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蓄水池。面對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部署,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新要求,人工智能等技術進步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未來技術學院的建設工作需要持續深化、迭代創新。要搶抓戰略機遇,基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需要,從催生新質生產力的“供給側”發力,做好關鍵領域、關鍵區域、關鍵環節布局,強化理念變革、大師引領、突破壁壘、國際互鑒、要素重塑、智能賦能、協同育人,加快培養未來技術創新領軍人才,有力支撐未來產業創新發展。
馮夏庭在發言中表示,東北大學未來技術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錨定中國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部署和學校發展目標,定位未來工業智能方向,逐步探索形成了“工業智能”和“智能工業”特色人才培養模式,取得了一系列人才培養、科教融匯與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成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東北大學全體師生重要回信精神展現有為答卷。作為會議工作組的牽頭單位,東北大學將繼續肩負育人興邦使命,依托教育部未來技術學院建設工作推進會平臺,與其他高校密切配合,協調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會議工作,歡迎各高校參加由東北大學主辦的第二屆會議,共同推動未來技術學院高質量發展建設。
會前,未來技術學院負責同志向教育部高教司主要負責人匯報了東北大學未來技術學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特色及建設發展成效。
據悉,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抓緊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部署要求,教育部于2020年印發《未來技術學院建設指南(試行)》,2021年東北大學等12所高校啟動建設首批未來技術學院,超常規、有組織培養未來技術創新領軍人才。三年來,各學院與50余家科研院所、100余家龍頭企業加強合作,凝練形成了30余個未來技術方向,探索了“多學科交叉、多主體協同、多要素重塑、多出口分流”的未來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產出了一批國內首創、國際領先的科技創新成果,涌現出一批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青年英才,成為促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的一支新銳力量。(作者: 李諾 編輯: 周洛琦 遲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