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為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上好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江西應用科技學院“贛青云夢”鄉村振興促進團于7月6日-13日前往云南省湯丹鎮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本次實踐以鄉村振興為主線,通過以實地調研、參觀學習、紅色文化宣講等形式,用實際行動賦能鄉村振興。
紅露果香映山巔,助農振興展新篇
在海拔2400米的紅露糖心蘋果種植基地,“贛青云夢”鄉村振興促進團來到了云南省昆明市東川區湯丹鎮“昆明致利種植有限公司”蘋果生產基地,通過拍攝宣傳視頻、直播帶貨等方式將所學理論知識充分運用于實踐,用最樸實的語言向直播間的網友介紹蘋果從種植過程及營養價值,從口感體驗到包裝發貨,每一個細節都力求完美呈現。團隊成員不僅是觀察者和記錄者,更是傳播者和踐行者,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圖為團隊前往紅露糖心蘋果種植基地
圖為團隊成員助農直播
圖為團隊成員在蘋果生產基地留影
鄉村振興走基層 青春聚力正當時
“產業振興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云南湯丹,隸屬于云南省昆明市東川紅土地,曾因銅繁華,也因銅寂寥,這里也被稱為云南西南邊陲的“小香港”在這里生產的云腿月餅也被稱為 “最具云南紅土地情懷的月餅”,嘉隆食品廠擁有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湯丹月餅制作技藝,“贛青云夢”鄉村振興促進團深入嘉隆食品廠開展調研,走進月餅生產車間,對一體化流水生產線有了一定的認識,團隊成員了解到該品牌的銷售渠道還停留在傳統的線下門店售,無線上銷售平臺,團隊后期將繼續與加隆食品廠保持聯系,將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努力幫其搭建線上平臺為鄉村振興的進程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圖為成員與負責人參觀產品銷售點
圖為負責人帶領成員參觀生產車間
圖為促進團成員參觀嘉隆食品廠留影
傳承紅色基因,踐行青年使命
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增強青年使命感,“贛青云夢”鄉村振興促進團來湯丹鎮銅文化館參觀學習,該館由當年礦務局的蘇聯專家樓改造而成,是一間人文歷史多媒體展示室,陳列展示了收集整理的影音資料、人文歷史資料。實踐團成員們仿佛看到礦工們在礦井作業中的情景,感受到銅礦工人們用他們的艱辛勞作和無私奉獻,托舉了東川無比輝煌的青銅文明,也了解到了東川與江西具有很深厚的歷史淵源。從青銅時代到近代社會,湯丹與德興的銅礦貫穿了中華文明的每一個時期,湯丹與德興不僅是資源的寶庫,更是推動國家工業化進程的重要引擎。
圖為團隊在銅山黨員黨性教育基地合照
團隊聆聽銅礦先鋒事跡
團隊重溫入黨誓詞
紅色教育映校園,青春熱血譜新篇
為切實增強新時代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贛青云夢”鄉村振興促進團,以“推普+紅色文化宣講”走進云南湯丹中學大坪地校區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宣講活動。通過教唱紅歌《十送紅軍》以情景式互動教學的方式,將江西的紅色歷史文化融入云南這片紅土地,搭建起兩地文化交流的橋梁,促進民族團結和文化多樣性,以紅色文化為引領,用青春和汗水澆灌希望之花。
團隊宣傳湯丹紅文化
團隊成員介紹江西五個“千年古跡”
接下來,“贛青云夢”鄉村振興促進團將繼續秉承文明實踐、服務基層、助力鄉村振興的宗旨,以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青年的擔當與奉獻,積極傳播紅色文化,將專業知識和青春力量匯入鄉村振興的浪潮中,共同繪就鄉村全面振興的新時代幸福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