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上午,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張友軍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張小蘭教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秦國政研究員應邀來四川農業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在成都校區二教201會議室為四川農業大學師生帶來了精彩學術報告。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學偉教授主持學術報告。
張友軍以“昆蟲適應寄主植物的遺傳機制”為題,介紹了昆蟲與植物間遺傳物質交流的重要科學發現,重點講述了煙粉虱通過基因水平轉移,竊取植物中代謝酚糖的關鍵酶PMaT1以適應寄主植物的重要機制。張小蘭以“青年教師科研規劃之我見”為題,闡述了科研規劃重要性,重點分享了在高效推進課題和實驗管理上的心得體會。秦國政以“轉錄因子FvRIF調控草莓果實成熟的分子機制”為題,簡介了轉錄因子RIF的重要功能,介紹了草莓FvRIF在果實成熟及品質形成過程中的關鍵作用及分子調控機制。
報告會結束后,三位專家與國家重點實驗室、園藝學院等相關單位師生就學科研究前沿和人才培養等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交流。
報告專家簡介:
張友軍,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長,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農業農村部蔬菜專家指導組組長,中國園藝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植保學會副理事長,蔬菜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理事長,Horticultural Plant Jourmal和園藝學報主編,Entomologia Generalis和Pest Management Science副主編。長期從事蔬菜害蟲預防與控制技術研究,先后主持國家基金創新研究群體、國家杰青、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等項目30余項。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其中2項排名第1、1項第2。獲國家發明專利30余項,發表論文450余篇,其中以通訊作者在Cell(封面)、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國際著名期刊發表SCI論文200余篇,H指數53,連續5年被評為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先后獲何梁何利獎、中華農業英才獎、全國創新爭先獎、中國工程院“光華獎”、“神農領軍英才”、首批中組部“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首批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新世紀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全國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等榮譽。
張小蘭,中國農業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黃瓜株型調控和果形變異的分子遺傳機制研究,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Nat Commun、PNAS、Plant Cell等SCI期刊上發表論文60余篇,應邀在Curr Opin Plant Biol和Hortic Res期刊撰寫黃瓜研究綜述,研究成果入選2020年中國農業十大科技進展。主持科研項目10余項,包括國家杰出青年項目、重點項目和3個面上項目。以第二完成人培育黃瓜新品種2個?,F擔任Vegetable Research主編,Horticulture Research和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副主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欄目主編,《園藝學報》等4個雜志編委,以及三個專業學會的常務理事(中國園藝學會、中國園藝學會分子育種分會、中國園藝學會青年學者分會)。
秦國政,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2000年畢業于四川大學生物系,2004年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博士學位。長期從事果蔬品質保持的生物學基礎及調控方面的研究,在果蔬成熟衰老和品質調控的重要基因篩選、基因功能研究以及果實品質保持技術的研發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研究結果發表在Plant Cell、Genome Biology、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等刊物?,F任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Molecular Horticulture、The Innovation、《植物學報》等期刊編委。(作者:陳俊霓/文 王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