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大連醫科大學教師隊伍的人工智能素養,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加快創新型人才培養,賦能新質生產力,4月20-21日,大連醫科大學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辦“AI賦能大健康”人工智能師資培訓班,這也是昇騰AI全國行的首站,共有來自校內外的400余名學員參與了培訓,共同探討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新模式。此次培訓由大連醫科大學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主辦,由大連醫科大學康養學院和大連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承辦。大連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趙杰,大連人工智能計算中心CEO宋貴哲,華為公司遼寧產業發展與生態部、大連人工智能計算中心COO孫國良,華為公司遼寧產業發展部生態經理鄒琪,以及大連醫科大學黨政辦公室、康養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醫學影像學院、圖書館、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等部門負責人出席了開幕式。
大連醫科大學康養學院院長蘇紅在致辭中表示,康養學院建院以來已經開設了智能醫學微專業,開展了“數智化食藥同源與營養”和“數智化健康管理”等方向的研究生招生工作,為康養產業發展賦能增效。希望今后,學院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大連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加強合作,通過設立“華為AI創新工作室”、共同開展科研與轉化應用,為學校廣大師生進一步提供數字教學與科研實踐的平臺載體,搭建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使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充分對接,共同培養具有數字化素養、多學科交叉知識的創新人才。
大連人工智能計算中心CEO宋貴哲在致辭中表示,作為東北首個大規模人工智能算力集群,為響應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戰略部署,落實市委市政府相關任務要求,大連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貫徹落實產業發展及人才培養職能,充分發揮平臺能力,積極參與人工智能行業人才培養,融通ICT需求與華為及伙伴對接,助力實現昇騰高校生態人才與校企的高效銜接轉化,提升人才價值。
華為公司人才生態解決方案架構師李博表示,截至目前,華為在全球已與2700多所高校共建了ICT學院,教師數量超過了13000人,累計培養學生100萬人。校企合作是 ICT人才培養的最佳途徑,不僅能把企業的真實需求和實踐經驗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還能反向支持企業創新,推動科學研究,形成學校、企業、學生三贏的良好格局。
在為期兩天的課程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高級技術工程師將昇騰AI全棧技術、人工智能課程資源、課程融合方案、昇思MindSpore的案例實踐、MindSpore大模型專題、異構計算架構CANN軟件及特性、基于CANN的模型遷移實踐等相關內容為現場老師們進行搭建梳理?;?a>大連醫科大學的學科定位屬性,特設醫學實踐案例講解,將使用昇思MindSpore框架搭建Unet模型實現醫學圖像分割的應用實踐做重點介紹。此外,華為高校合作伙伴代表為與會參培教師分享經驗。
本次培訓基于昇騰AI人才發展加速計劃,將技術教學培養課程體系化植入,給予高校資源支持并開展產教融合實踐,助力高校提升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水平的同時,推動全市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