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作為現代中國最為珍貴、經典而偉大的精神和思想文化資源已有100多年歷史,魯迅的思想、精神、文學、學術、品格等,怎樣成為現代中國人通往合理、幸福人生,走向現代文明的價值碑石?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思考并進行階段性總結的研究主題。
3月30日,由浙江省魯迅研究會、溫州大學主辦,溫州大學人文學院承辦,紹興文理學院魯迅研究院協辦的“魯迅如何經典?”學術研討會暨2024年浙江省魯迅研究年會在溫州大學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近50位學者專家蒞臨現場,本次會議也是浙江省社科界學術年會2024·社會組織研討系列活動之一。
會議開幕式由溫州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彭小燕主持,人文學院院長孫良好教授致歡迎辭。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省魯迅研究會會長、浙江大學黃健教授發表主題演講,他強調魯迅的經典化意義重大,具有現代性價值,期待魯迅研究者探尋“本真”的魯迅,“原色”的魯迅。
上午兩場大會報告,圍繞魯迅思想、文學源流、人際交往等話題展開,分別由西安翻譯學院教授張學義、北京市三里屯一中正高級教師畢于陽主持。濟南大學編審武衛華,上海魯迅紀念館研究館員李浩、喬麗華,浙江省魯迅研究會執行會長、紹興文理學院魯迅研究院教授曹禧修,浙江魯迅研究會副會長、湖州師范學院教授余連祥,山東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曹振華,浙江大學教授陳力君,浙江師范大學教授蔣永國,溫州大學教授彭小燕等專家學者各抒己見,分享最新研究成果。韓山師范學院劉文菊教授與陳力君教授針對學者發言,進行了精彩評議。
下午的匯報分為三個會場,圍繞魯迅的具體作品解讀及教學問題、魯迅與革命、魯迅與其他文學流派之間的關系等主題展開。閉幕式上,各小組評議人根據發言內容向大會做了簡短卻極富價值的匯報。浙江省魯迅研究會執行會長曹禧修教授進行了學術總結。他強調,魯迅研究仍有巨大空間和可能性,魯迅的經典化仍將持續進行下去。浙江作為魯迅的故鄉,更應在研究、挖掘、傳播魯迅思想價值方面做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