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下午,景德鎮陶瓷大學舉行中國陶業學堂主要創始人張謇先生塑像落成儀式,紀念先生的非凡業績和愛國奮斗精神。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原常務副主席、張謇之孫張緒武,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景德鎮陶瓷大學黨委書記梅仕燦,景德鎮陶瓷大學名譽校長秦錫麟,景德鎮陶瓷大學原校長周健兒,1980級校友、箭牌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岳榮等共同為雕像揭幕。校黨政班子成員胡林榮、吳本榮、占啟安、王海波、呂金泉、楊志民、曾德生等出席。景德鎮陶瓷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呂品昌主持。
落成儀式上,張緒武非常激動,講述了祖父張謇先生與陶瓷大學和江西陶業的淵源。他說,“祖父張謇精通四書五經,曾說過‘父教育母實業’,它們永遠是事業的兩個‘輪子’,并且把教育喻為父,實業喻為母,這是非??茖W的一個哲學思想。所以他創立了景德鎮陶瓷大學的前身——中國陶業學堂。因為每個經濟企業必須要有人才科學技術的相促相生、相輔相助。今天參加張謇塑像落成儀式,我要向祖父匯報:你放心吧!”
張緒武表示,陶瓷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國粹之一,景德鎮陶瓷大學不僅僅是中國有特色的一流大學,也是世界上具有特色的一流大學。今天景德鎮陶瓷大學為祖父豎起雕像,我們家人萬分感激。雕塑的豎起同樣是給我們的鞭策。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為社會主義、為實現中國夢,我們后人會加倍努力。
梅仕燦指出,110年前,張謇先生領銜創建中國陶業學堂,策應了以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為己任的先輩們“惟有急圖改弦更轍,努力發展陶業學術及技能”的追求。先生一生追求“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的功績光炳千秋,其崇高的人格和愛國情懷令人景仰。時至今日,中國陶業學堂歷經江西省立陶業學校、江西省立陶業??茖W校、景德鎮陶瓷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等變遷,雖十易校名、四遷校址,然而血脈貫通、薪火相傳,陶瓷教育引領并推動著百十年的中國陶瓷工業和陶瓷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梅仕燦表示,張謇塑像的落成,既是對歷史的銘記,也是我們面向未來的一個起點。我們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不忘繼承和發揚先生開創的優良傳統,秉承“養成明白學理、精進技術之人才,以改進陶業”的辦學宗旨,“培養為陶瓷業服務的尖兵”的人才培養目標,升華“腦手并用、科藝結合、專攻深究”的人才培養理念,牢記“振興中國陶瓷工業、弘揚中華陶瓷文化”的初心使命,踐行“勉知力行”的校風、“誠樸恕毅”的校訓以及“發揚國粹、利民裕國”的精神,繼往開來,勇于創新,以更加堅實的步伐和不懈的努力,推動景德鎮陶瓷大學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大魁天下慰儒英,濟世為公一世貞。棄政從商孚特望,重工興學立巍名。領銜創校當年事,救國育人陶業情。自此張公長駐此,凝然軒峙眺征程?!弊詈?,梅仕燦用一首七律《張謇先生雕像在景德鎮陶瓷大學落成有懷》寄托對張謇先生的緬懷。
捐建張謇先生塑像的謝岳榮在致辭中說道,創辦教育是關乎民族希望與發展的大業,張謇先生創辦了中國陶業學堂,鑄就了今天景德鎮陶瓷大學這個世界聞名的百年學府,更是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陶瓷領域的專業高級人才,陶大校友為改良陶業,振興中國陶瓷事業,傳承與創新陶瓷藝術文化作出了舉世公認的成就,這是陶大學子對母校、對張謇等老一輩故去的教育者最好的回報。并表示將永抱一顆感恩的心,繼續關心和支持母校各項事業的發展。希望母校繼續關心校友們的成長,共同描繪好中國陶瓷事業美好的明天!
塑像創作者、陶瓷美術學院教師、青年雕塑家王世剛簡要介紹了張謇塑像創作過程,表示張謇塑像落成可以讓陶大學子不忘初心,永遠銘記張謇精神,進而勇擔使命,為前輩們未盡的事業砥礪前行,對陶大的學子們,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創作上都能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同時也為陶大的校園文化在整體建設上增加內容和內涵。
學生代表、2018級工業設計工程專業研究生丁立發言,表示陶大今天的可喜成績離不開一代代教育者的無私耕耘,更離不開張謇先生“實業救國”家國情懷的熏陶。作為一名陶大學子,將繼續追隨先生的偉大志向,努力成為學以致用、學用合一、知情意行高度統一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有用之才。會常懷赤子之心,把個人夢融入家國夢,把畢生所學融入國家建設,把社會責任永負在肩,為陶業振興、社會發展與民族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張緒武、吳為山、梅仕燦、秦錫麟、周健兒、謝岳榮、呂品昌等共同為張謇塑像揭幕,并與在場全體師生、來賓們一起向張謇塑像致敬。
據了解,張謇先生是中國近代愛國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是開創中國陶瓷教育的先驅。他一生創辦了100多家企業,400多所學校,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7月舉行的企業家座談會上,評價張謇是“清末民初愛國企業家的典范”。(通訊員:余靜 王藝衡 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