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色度是對天然水或處理后的各種水行顏色定量測定時的標。天然水經常顯示出淺黃,淺褐,黃綠等不同顏色。產生顏色的原因是由于溶于水的腐殖質、有機物或無機物質成的。
水質色度是對天然水或處理后的各種水行顏色定量測定時的標。
天然水經常顯示出淺黃,淺褐,黃綠等不同顏色。產生顏色的原因是由于溶于水的腐殖質、有機物或無機物質成的。當水體受到業廢水的污染時也會呈現不同的顏色。這些顏色分為真色和表色,真色是由于水中溶解性物質引起的,也就是除去水中懸浮物后的顏色,而表色是沒有除去水中懸浮物時產生的顏色。這些顏色的定量程度就是色度。
測定方法
水質色度的的測定是用鉑鈷標準比色法,即用氯鉑酸鉀(K2PtCl6)和氯化鈷(CoCl2·6H2O)配制成測色度的標準溶液,規定1L水中含有2.419mg的氯鉑酸鉀和2.00mg的氯化鈷時,將鉑(Pt)的濃度為每升1mg時所產生的顏色深淺定為1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