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 楊寧
高校實驗室不僅是科技創新成果的誕生地,更是寶貴知識聚合與傳播的關鍵節點。實驗室的發展離不開管理信息化、教學信息化的強大依托,在這樣的背景下,我校電子科技大學(下稱“電子科大”)將云桌面應用于網絡工程實驗室,大幅提升教研效率,讓教育教學輕松“駕云”。
傳統PC管理下的實驗室:變革勢在必行
電子科技大學坐落于“天府之國”成都市,歷史沿革悠久,是 “985工程”、“211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其中,作為電子科大的王牌院系,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下設多個國家級特色專業,更在發展中開辟出特色的實驗教學體系,培養出諸多實踐、動手能力強的學生,成為了學校的閃亮名片。
這里要說的就是學院網絡工程實驗室的故事。
過去,網絡工程實驗室不僅承擔著各類網絡設備、數據中心、網絡安全、綜合布線等各類實驗,同時也需要負責各類學科計算機軟件類的教學和考試。而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升級,原有實驗室PC終端的管理問題暴露出諸多弊端:
首先,由于沒有專職的實驗室管理人員,任課老師和研究生助教就需要負責日常的維護,而PC終端日常出現的系統故障、系統臃腫、病毒感染、系統更新、20多種實驗應用軟件的調試,這讓大家疲于應對,負荷過大。其次,采用傳統的硬盤保護 還原卡模式,以及利用網絡同傳的方式,不僅造成了硬件兼容性問題,更是需要忍受數十個小時的工作時長和接近10%的失敗率。最關鍵的是,傳統PC的各類問題,不僅需要在學期初全面檢查、學期中隨時處理,每次機考前還得再次檢查,更嚴重影響了教學效率。
因此,網絡工程實驗室的升級,就成為勢在必行的事情。
變革升級:云桌面帶來高效實驗室
最終,我們實現了通過維護一臺主機來管理整個實驗室48臺電腦的正常運行。而問題的解決答案就在云桌面。
桌面虛擬化的技術優勢為實驗室建設提供了新思路,不過,我們在正式部署前還充分考慮了如下問題。首先,了解構建云桌面終端實驗室的環境的變化。網絡布線、聯網交換機等基礎設施是否保留?其次,虛擬化的架構,是否能結合實驗室的特點。最后,是考慮方案是否能實現整體性,硬件和教學軟件是否能一體化。
我們充分考慮了架構問題,因為方案的核心是架構。VDI和IDV方案的本質區別是桌面操作系統實體的運行位置在哪里,前者是集中在數據中心的服務器上,后者是分布在各個客戶端本地。VDI更加關注高度中央集權的管理策略,將所有的桌面以虛擬化的形式集中部署在數據中心服務器上,而IDV則讓桌面在每個物理客戶端上獨立運行,中央服務器只做基礎鏡像的制作與分發,以及用戶配置、應用安裝等上層務虛化的管理。云桌面的這兩大技術是各有千秋,但結合考慮到我們的實驗環境,如果數據如果存留本地終端,常常造成后續實驗不嚴謹的問題,最終,我們確定了采用VDI架構。
從立項到可行性分析,再到多個廠商的產品試用測試,實驗室云桌面的建設頗費周折,終于確定采用銳捷網絡提供的云桌面整體解決方案,并于2017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在環境改變方面,實驗室只是更換了之前的百兆接入交換機,但卻換來了一臺云主機管理48臺電腦,以及10分鐘搞定調整實驗終端、調試軟件環境,更換考試環境的高效工作狀態。一年多的使用,云桌面避免了教師將時間浪費在安裝軟件和修理電腦上,極大地解放了老師的勞動力,終端故障率明顯下降,實驗效率大幅上升。
此外,作為當初采購需求之一的配套教學管理軟件,很多廠商不能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在部署方案時還要再采購第三方的軟硬件,因此在整體解決方案的優化方面不能達到最佳。而銳捷可以提供端到端的桌面虛擬化解決方案,是一個全方位經過優化的一體化架構,因此可以無需擔心性能、成本、兼容性等方面的問題,更通過各種教學輔助和環境鎖定功能讓學生可以專注在實驗本身,以及確??荚嚨墓叫?。
云桌面“最佳實踐”:打造實驗室新環境
煥然一新的實驗室,在云桌面的推動下,教學業務得到大幅提升,軟件運行、廣播協助等,操作都非常流暢。其次,云主機負責維護4門軟件類課程、5門網絡類課程、6個課程鏡像,不僅課程鏡像轉化靈活,更在環境部署方面實現了一鍵切換。值得一提的事,在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之間,云課堂實驗室共為9000名學生提供了協助,并且完美的實現了零故障的優秀表現。
高校學院作為相關技術人才的培養基地,除了它本身師資力量雄厚外,完備、高效、隨時可用、更加好用的實驗室無疑也成為師生科研工作,培育技術新苗的“最佳土壤”。未來,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的網絡工程實驗室還會承載更多的科研與教學任務,也會為了更好地服務于這些任務而不斷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