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當前高?!殴芊嬖凇还芫退?、一放就亂’的擔憂,但是我們還是用積極態度迎接了這項挑戰。目前,學校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落實‘放管服’要求及完善科研儀器設備采購管理的辦法和舉措,取得了積極成效?!敝袊Q蟠髮W采購與招標管理中心主任荊瑩稱。
為迎接“放管服”這場改革,中國海洋大學參加了教育部、會計協會、競價網等組織的培訓或交流活動,利用會議宣貫、授課解惑、QQ交流、微信研討等多種形式學習了相關政策規定。
政策 培訓:“放管服”政策要落地生根
改革的落地離不開政策作指導,近年來,國家頻頻對高校政府采購實施“松綁”,高校在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政策下,結合學校自身特點相繼出臺了相關規定。
中國海洋大學于2016年出臺了《中國海洋大學關于完善學校政府采購預算和科研儀器設備采購管理的若干規定》;2017年上半年,又修訂完成《中國海洋大學采購與招標管理辦法》,并新制定印發了相關《實施細則》等十余個操作性文件,將校內統一采購的限額標準由原來的5萬元提高到20萬元,20萬元以下的采購業務下放到用戶和相關業務主管部門,確保中央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儀器設備采購管理改革政策真正落地生根。
為使政策更好的銜接落地,中國海洋大學專門召集會議進行部署和培訓。采購與招標管理中心專門編制印發了《采購與招標制度匯編與服務指南》,深入科研教學一線進行宣講培訓,主動服務采購人。除此,學校召開采購與招標政策培訓咨詢會,介紹了學校關于推進“放管服”改革的相關情況。相關業務管理部門負責人就具體工作做了培訓和講解,并現場解答師生在采購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相關管理辦法的修訂和出臺,既滿足科研活動實際需求,又進一步明確了細化管理和規范運行的要求,大大激發了科研人員的創造力和能動性?!鼻G瑩向記者表示。
放權 監管:高??蒲性O備采購自主權要“有的放矢”
高??蒲袃x器設備的采購直接關系著高校人才隊伍的培養和建設。為進一步推進高等學??蒲谢A和科研儀器的全面開放、充分共享,提高科研設施與儀器適用、配置的效率和效益,中國海洋大學對科研儀器設備采購進行全面放開。
為防止出現“空擋”運行或成為認識盲區,避免無形擴大政策的實施范圍,學校首先明確了“放管服”政策的適用范圍,規定“科研儀器設備”是指學校各部門應用于科研活動的儀器設備,與教學科研活動有關的儀器設備均可認定為科研儀器設備。行政辦公、后勤保障等部門使用的設備不認定為科研儀器設備。
學校積極鼓勵自行選擇評審專家。學校內部人員可作為評審專家參加評審活動,采購項目單位在科研儀器設備申購時,可以推薦不超過評標委員會或評審小組三分之一人數的技術專家。對于專業性強、技術含量高的科研儀器設備,采購項目單位可以書面形式按照1∶2比例推薦技術、經濟評審專家,由采購與招標管理中心從中隨機抽取,特殊項目可由采購項目單位和采購與招標管理中心直接確定專家組成。
在進一步簡化進口設備專家論證程序方面,進口設備采購的專家論證由國有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結合大型儀器設備論證一并進行,進口設備論證專家由國資處會同采購項目單位選定,專家來源、數量及專業結構等均結合實際情況自行確定。采購與招標管理中心負責通過政府采購計劃管理系統“中央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儀器設備進口”模塊進行備案。
變更政府采購方式審批流程及程序也得到進一步簡化。學校按相關要求規定,達到國家規定必須公開招標數額標準的科研儀器設備,采用非公開招標方式采購的,采購項目單位填寫申請,業務主管部門、財務處、采購與招標管理中心進行審核,由采購與招標管理中心負責通過政府采購計劃管理系統上報教育部政府采購中心、財政部國庫司審批后即可執行。
對于下放審批權限,在保證儀器設備采購工作各個環節健康有序開展的前提下,中國海洋大學進一步簡化、優化辦事流程,下放審批權限,將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外預算金額在20萬元人民幣以下的儀器設備,通過網上競價和自行采購兩種方式進行分散采購。同時,提高用戶單位設備論證、驗收自主權, 20萬元以下的科研儀器設備論證、驗收,由各用戶單位自行組織。
此外,中國海洋大學不斷加大監管力度,構建事中事后監管體系。以信息技術手段為支撐,建立科研儀器設備申購、網上競價、固定資產管理等信息管理系統,加大監管力度,實現從申購、驗收入賬、交接調劑、維修共享到報廢處置的全生命周期動態監管。同時,不斷加強過程管理,構建科研儀器設備采購事中事后考核評價體系,做到監管到位,公開透明,可查詢、可追溯。
立足實際 優化服務:讓高??萍紕撔赂鼊諏?/p>
“我們學校采購項目多、數額大,而且采購設備具有特殊性,因此我們將采購工作立足在自身的特征上。為了進一步優化服務,最大化符合高??蒲谢顒訉嶋H,滿足科學研究的特殊需求,學校專門就科技經費采購有關事項進行研究,改進和完善科技經費和項目管理?!鼻G瑩表示。
比如,海洋調查研究項目中的船舶租賃服務由于受船期等因素影響,有一定特殊性,所以,采購上遇到的問題和實際困難比較多。針對此情況,學校組織專題研究,由科技處和采購與招標管理中心廣泛調研后提出了具體解決方案,立足實際需要,保障科研需求。
為保障科技服務順暢采購,學校在使用科技經費采購測試、化驗、加工、定制等科技服務活動上作出論證要求。目前,有的在科技項目合同(或任務書、實施方案、預算書)中有明確的服務單位,有的雖然沒有明確單位,但實際上通過采購變更結果不可行。針對這些實際情況,科技和采購部門反復研究論證,正在制定科技經費采購服務的相關規定。
另外,為進一步激活科技活力,學校借助財政部對大連理工大學人大議案的回復,在新修訂的學?!恫少徟c招標管理辦法》中,專門增加了“凡通過參與市場競爭方式獲得的橫向科研項目,雙方所達成的合同及相應招投標文件中,對所涉及采購項目已有明確要求的,可按《合同法》的相關約定執行?!钡南鄳獥l款。
信息公開 信息化建設:與互聯網聯姻,與時代并軌
陽光和公開是“放管服”的保障所在,高校政府采購涉及的財政資金數額巨大,采購項目又直接作用于教師和學生教學、科研和學習過程中,容不得半點摻假或腐敗。荊瑩向記者表示:“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正在改變政府采購方式和觀念,這種改變不僅體現在程序上實現了網上操作,更重要是采購信息及時全面向社會公開。信息向社會公開,暗箱操作等手段將無處藏身,我們離陽光采購也越來越近了?!?/p>
據了解,學校為落實信息公開制度,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要求增強信息公開實效。比如,在各類采購招標公告中全面預算、采購內容及技術要求公開,以便供應商獲得更多可用信息;在采購結果公告中全部公開中標單位名稱、地址、成交金額,公開采購部門及監督部門聯系方式,主動接受各方的監督,促進公平競爭。學校借助信息化手段,優化采購程序,簡化工作流程, 20萬元以上的采購項目納入一體化全流程統一管理,20萬元以下的采購項目引進“高校競價網”。讓信息多跑腿,讓采購人少跑路,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科學化管理水平,實現全過程公開、透明、可追溯。
此外,學校正全力打造功能更為強大和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新系統以“陽光、高效、節資、便捷”為目標,將采購申請、采購審批、采購方式確定、采購公告及結果發布、數據分析等納入一體化統一管理,建立多種采購類別、多種采購方式的采購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平臺,同時對采購預算、采購程序、采購結果實施動態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