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剛(右二)在指導學生參與企業橫向課題
7月15日,《2018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了2017年高等職業院校教學資源、國際影響力和服務貢獻50強榜單,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全部入圍,是全國8所“大滿貫”高職院校之一。近日,學校又捧回一項國字號榮譽。全國職業院校實習管理50強案例名單公示,學校成功入選。該項目由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組織評選,學校最終成為32所進入全國實習管理50強名單的高職院校之一。學校憑借綜合實力成為高職院校當中的佼佼者。學校將打造全國頂尖的智能制造專業集群,以服務江蘇和無錫的智能制造。
聚焦教學改革和內涵建設,擦亮職教名片
近年來,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扎實開展“全程、開放”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相關研究成果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其中,資源庫建設項目,不僅建立了我國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的標準,更有力指導了后續其他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學校建成2個國家級教學資源庫,13門國家精品課程全部轉型升級為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居全國高職院校之首。
“高職教育發展至今,在擁有一定物質基礎和政策環境之后,決定教育質量的,主要是課程軟資源?!睙o錫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龔方紅介紹,學校目前已建成機電技術類、物聯網技術類等7大專業群,形成了與智能制造和物聯網相關的核心技術、前瞻科技動態、科普介紹等課程資源群。作為我國首批28所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之一的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十三五”以來學校提出加快建設“國內一流、國際水準、特色鮮明”的高職名校?!凹泳o實施‘人才強?!瘧鹇?,每年投入近千萬元專項經費,重點開展了教授工程、博士工程、雙師工程、名師工程、青藍工程和雙語工程‘六大’工程建設,”無錫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朱愛勝說。目前專任教師中“雙師”素質教師比例達92%以上。學校還聘請了具有行業企業影響力的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建有400人的兼職教師庫,建成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
聚力科技研究和社會服務,打造職教亮點
今年6月,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劉志剛老師領銜的數字化管控技術團隊與常熟開關制造有限公司簽訂校企合作協議,約定今年底完成企業產品制造過程數據采集與可視化系統。這是近三年來,常熟開關制造有限公司與學校開展的第三次合作,累計合同金額580余萬元。
早在2012年,學院就瞄準“兩化融合”和智能制造趨勢,投資6500多萬元建成5000平方米的“智能制造工程中心”,并以此為依托,出臺系列措施,鼓勵教師聯手開展科技創新、服務企業轉型升級。目前學院共有10個校級科技創新團隊,其中4個獲評省級科技創新團隊,近幾年每年簽署科技服務項目100項左右,到賬經費近1500萬元。7月13日,學院主持起草的第一個國家標準《生產現場可視化管理系統技術規范》正式發布,將于2019年2月起正式實施,學院科技產業處王駿副處長說,目前學院主持或參與的“數字化車間通用技術要求”“數字化車間術語”等9項國家、行業相關標準也正在制定中。
聚集優勢資源和平臺效應,傳播職教品牌
7月,2018“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接連傳來好消息: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留學生組成的代表隊在3D打印與智能制造、移動機器人與VR設計兩個賽項均獲得一等獎。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獲獎的留學生由南非高等教育和培訓部工業和制造業培訓署選派,于今年4月來錫。他們將在一年的時間里學習專業技能、熟悉當地風土人情,回國后成為宣傳“一帶一路”倡議和傳播中國文化的文明使者。
目前學院與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和寧朗(泰國)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建立了面向越南、俄羅斯、印尼、泰國的留學生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模式;作為無錫市首批“國家‘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教育合作項目”入選單位,為無錫柴油機廠300余名赴海外主任工程師進行語言和專業培訓。
此外,學校還與印尼旅游與酒店管理專業高校聯盟共建“中國-印尼旅游與酒店管理研究中心”;聯合東南亞教育部長組織職業教育培訓中心(SEAMEOVOCTECH)共建“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東盟教師培訓發展中心”,開展了4批50名教師的培訓;在印尼、馬來西亞建立漢語培訓中心,為近500名學生進行漢語培訓;與泰國達信職業技術學院共建“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泰國達信分院”,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