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鏈接Google地圖API 物聯網設備定位再上層樓)
日前,谷歌與物聯網平臺商Particle合作,于5月中旬推出結合Google地圖地理定位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的解決方案,以輔助衛星訊號校正定位信息;甚至是在衛星訊號受環境干擾的情況下正常執行定位功能,完整掌握設備在各種通訊環境下的確切動向。
為使物聯網(IoT)設備確實執行位置感測,制造商通常會內建全球定位系統(GPS)模塊,盡管如此,GPS仍有受制于室內或高樓密集的室外等環境訊號接收較差,導致精準度下滑的風險。有鑒于此,Google近日與物聯網平臺商Particle合作,于5月中旬推出結合Google地圖地理定位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的解決方案,可望賦予物聯網設備更穩定、更省成本的定位功能。
Google地圖API解決方案架構師Ken Nevarez表示,只消多一行程序代碼,具蜂巢網絡或Wi-Fi功能之Particle IoT設備即可直接與Google的地理空間數據庫聯機,以輔助衛星訊號校正定位信息;甚或是在衛星訊號受環境干擾的情況下正常執行定位功能,完整掌握設備在各種通訊環境下的確切動向。
舉例來說,之于對溫控極為嚴格的冷鏈物流業,此方案可不分室內外監控出廠到送達目的間所有的流程,以保持貨物新鮮度。另外,除了地理位置信息,此方案亦能幫助設備自動校準所在地的時區,借此執行更進階的位置感測功能--小至針對各地日照時間調整百葉窗進光量,大至幫助比方食品產業掌握全球各地在各個時間點的消費行為,以利進行市場分析等。
據Nevarez所言,目前在物聯網設備上啟用此定位功能的程序可說相當直觀:取得Google地圖API密鑰以進行定位、將Google地圖固件覆寫至Particle設備,隨之透過程序代碼啟用功能,測試后即可使用。
同一時間,Google亦揭示另一IoT相關的解決方案-- Cloud IoT Core,專為產業自動化所設計的云端管理服務。此方案可將網絡邊緣的物聯網設備所生成數據匯整至Google中央系統,并利用Cloud DataFlow與Big Query等應用服務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