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由于宇航員在太空作業存在危險性,目前俄羅斯計劃派遣機器人抵達國際空間站替代宇航員工作。
據悉,俄羅斯已在地面測試了兩款軍用機器人原型,他們最終將發射至太空軌道,執行太空行走等任務。同時,俄羅斯此舉意在與中國和美國進行“太空競賽”,此前中國和美國都相繼研制智能太空機器人,中國研制的“鋼鐵俠機器人(Iron Man)”,美國宇航局研制的“機器宇航員(Robonaut)”。
近日,俄羅斯副總理德米特里·羅戈津(Dmitry Rogozin)稱,軍用機器人不會受限于戰場測試,但將優先應用于太空領域。我們認為具備合成視覺和人工智能特征的人形機器人并非不可能。目前俄羅斯正處于“系統性提升”,軍用技術將更多地應用于科學領域。
目前,俄羅斯共研制了兩款太空機器人,一款是類似人形的“費奧多機器人”,它的軀干擁有兩個機械手臂,在監督管理和自動模式下進行任務處理。操作者穿著一個特殊裝置,可以將人類行為轉變為機器人操作。
救世主機器人項目主管謝爾蓋·克胡爾斯(Sergey Khurs)稱,這款機器人并不具備“人類因素”,它不會思想不集中,不會生病,沒有情緒波動,將永遠聚焦于工作。
另一款機器人原型用于復制人類行為,它能夠遠程控制或者使用軟件系統操控,工程師還設計了一款軍用外骨骼原型,可提供宇航員的力量。
這并不是首次研制人形太空機器人,2015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布了一款機器人,其外部材質為紅色和金色金屬,外形頗似“鋼鐵俠”,此外該機器人還有一個“發光徽章”,與科幻電影《星際迷航》中的方舟反應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