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最擅長模仿。他們觀察別人然后從中學習;在這個過程里,他們逐漸成長為獨立的成人。
然而嬰兒不僅僅是模仿者,更是學習者。當嬰兒 18 個月大的時候,他們就會習慣于觀察并理解這個人到底要做什么,例如把磚頭疊起來,把球扔進玩具箱等等——哪怕那個人沒有成功完成他的目的。也就是說,他們能理解人類的意圖,甚至學會為了完成某個動作或目的來制定自己的策略。
「人類是地球上最善于模仿的生物,幼兒則更甚;他們可以把模仿和創新無縫連接在一起?!谷A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兼學習與腦科學研究所聯合主任 Andrew Meltzoff 說明到?!杆麄儚膶λ说挠^察中學會各種技能,學習別人的習慣和作風,再把這些信息組合起來想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Meltzoff 最近剛剛與某個機器人和機器人學習專家團隊進行了合作研究了一個非常神奇的課題:機器人是否也能和嬰兒一樣學習?他們的論文已于上月在 PLOS ONE 雜志上發布。
Meltzoff:「嬰兒學習的最大秘訣在于他們出生時一無所知,處于一張白紙的狀態。這樣的不成熟對他們來說是就是極大的天賦,因為這樣他們的學習、模仿和接受能力才能達到最大值。比如他們看到一個人,他們的大腦就自動把這個人歸類為「喜歡我」;于是他們就開始對符合「喜歡我」這個屬性的事物或生物給予更多的關注。機器人學家要從嬰兒身上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研究員們開發的新算法能讓機器人思考他們的行動在不同的環境下可能會導致怎樣的結果。用了這個程序,機器人很有可能就能理解人類到底想做什么。該團隊還開發了另一個程序,好讓機器人在不確定的時候向外界求助。
研究員們安排了兩個實驗來測試他們的作品。第一個實驗中,他們讓機器人學習追蹤人類的視線。機器人首先學習如何像人類一樣活動頭部,然后觀察人類頭部的活動,包括人類視線的方向和焦點,之后模仿這些動作。第二個實驗中,他們讓機器人模仿人類在餐桌上移動假食物。機器人不僅要模仿人類的動作,例如在桌面上推動食物玩具、有時把玩具掃下桌子,還要自己想如何用不同的方法把玩具推到同一個終點。
如果這些試驗成功的話那將是機器人學的一大步?,F有的機器人,比如在流水線上投入使用的那些機器,若是單單復制人類的動作的話它們已經做得非常好了。然而,Rajesh Rao 告訴我們:「它們并不理解人們的這些動作背后的目的,更別說如何用不同的方法來達成同樣的目標了?!筊ajesh Rao 是感覺運動神經工程(CSNE,Center for Sensorimotor Neural Engineering) 的總監,也是該項目的領導人之一。
機器人有不少地方勝過人類,其中之一就是它們能夠在短期內接受并處理大量的信息然后再迅速地分享給其他機器?!溉绻麢C器人能有更強大的感應器,更全能致動器和強大到能理解、學習人類的動作和策略的計算處理能力的話,也許終有一日機器人能比嬰兒更快地學習復雜的任務?!筊ao 告訴我。
從人類的成長發展來推斷,Rao 和他的同事們都相信在未來機器人能夠僅僅通過看和模仿人類或其他機器人來掌握更難更復雜的技術。
Meltzoff 表示:「我們相信把機器人學家和發展心理學家放在一個團隊里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結合人類學習和機器人學兩者的精髓。 我正在試圖教機器人學家像嬰兒一樣思考。呃,是褒義的嬰兒般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