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標準適用于生物教學使用的J4142型魚骨骼標本。
1 產品特征
1.1 標本由鰭條完整,骨骼形態正常的鯽魚或鯉魚制作,體長前者不小于220mm,后者不小于290mm(在產品標簽中括注所用動物的名稱)。
1.2 標本左側的鰓蓋骨和下鰓蓋骨卸下,示頭部的舌弓、鰓弓、肩帶與頭骨之連接方式和圍耳骨等形態結構。另附尾椎一節。
1.3 標本以自然態安裝定位,從左右兩面顯示中軸骨骼的頭骨(包括顱骨和咽骨)、脊柱(鯽魚為(30~34節,鯉魚為36~38節)、肋骨(12~14對);附肢骨骼的肩帶和胸鰭骨、腰帶和腹鰭的鰭條、背鰭骨、臀髓骨和尾鰭骨(包括七塊尾上骨、五塊尾下骨和鰭條)。
2 技術要求
2.1 應符合JY153—82《脊椎動物骨骼標本通用技術條件(試行)》的規定。
2.2 左側的鰓蓋骨和下鰓蓋骨保持自然連接,內側面向下,上緣向上,另附尾椎以右側面向下,髓棘向上,各附在與自然位相對應的臺板上。
2.3 下眶骨及位其內側的頜弓、方骨和翼骨等各部輪廓應清楚。鯽魚的下眶骨應為六塊,鯉魚為五塊。
2.4 第五鰓弓(咽骨)上的咽喉齒不少于六個?;砉巧蠎唠蓦諌|。
2.5 第二、第四節軀干部脊椎骨應各具較大的橫突一對。
2.6 第一至第四節軀干部脊椎骨的腹面應具三角骨(一對)和懸器。
2.7 第三至第八節軀干部脊椎骨的髓棘間應具四塊薄形骨片。
2.8 軀干部脊骨上應顯示椎體、脊管、髓棘和橫突,自第一節起每節應具一對肋骨,連續數不得少于12對。
2.9 尾部脊椎骨上應顯示椎體、脊管、髓棘:脈管和脈棘,另附的尾椎應取自由后往前第四節任意一節,顯示其雙凹型椎體。
2.10 尾上骨和尾下骨其遠端應與尾鰭條保持自然連接,不得脫開。
2.11 骨骼以原位組裝。
2.12 胸鰭骨、背鰭骨和臂鰭骨的鰭擔和鰭條應顯示清楚。背鰭骨和臂鰭骨應各具硬棘三條。
2.13 標本具下列一項時為二級品:
a.骨色較黃或體態欠佳;
b.鰭條有較明顯的缺損不超過兩處;
c.有較明顯的配接痕跡象超過兩處;
d.有異形骨片不超過一處;
e.缺肋骨一對或髓棘間的薄形骨片一片;
f.尾上骨或尾下骨與尾鰭條脫開不超過兩處。
附加說明:
本標準由國家教委教學儀器研究所提出;
本標準由國家教委教學儀器研究所生化地室和武漢教學儀器廠聯合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