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提高機械類及近機類專業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特別是提高創新設計能力,是機械基礎課群建設的改革主線,也是課群建設的難點。在改革中,一些院校將原《機械原理課程設計》和《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合并、綜合、擴展,相繼推出《機械基礎綜合課程設計》,使學生綜合運用機械基礎課群中的《機械制圖》、《互換性與技術測量》、《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制造工程學》、《機械創新設計》以及近機類的《機械設計基礎》等課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對實物機械(插齒機)進行拆卸、裝配、分析,提高其感性認識及動手能力;進行機械系統運動方案設計的基本訓練,加強創新設計能力的培養;學會把機械系統方案設計成機械實體裝置,完成從方案擬定到機械結構設計的過程訓練;通過查閱和使用各種設計資料,運用CAD技術等完成機構分析、機械零部件設計、繪制裝配圖、零件圖及編寫設計說明書等基本技能的訓練。
一、實驗項目及內容
下列實驗1、2、3、為綜合課程設計必做項目,4、5、6為選做項目。
1、 超過9種以上的傳動類型的演示、學習、設計(必做)
?。?) 帶傳動 (2)鏈傳動 (3)直齒傳動 (4)斜齒傳動
?。?) 錐齒傳動 (6)蝸輪蝸桿傳動 (7)凸輪傳動 (8)棘輪傳動
?。?) 平面連桿傳動
2、 插齒機的插齒實驗(必做)
制作一個蠟制毛坯的直齒圓柱齒輪,要求學生仔細、認真、觀察、思考:
?。?)切削全過程;
?。?)刀具與工件之間的四個相對運動(切削運動、范成運動、進給運動、讓刀運動)是如何實現的?
?。?)各個相對運動的傳動路線。
?。?)進給運動的起始、終止時間。
3、插齒機的裝拆實驗(必做)
拆卸教學用插齒機,再裝配復原。
4、測定實驗
?。?)漸開線齒輪參數的測定
?。?)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的測定
?。?)鏈條垂度測量
5、對比實驗
?。?)圓錐齒輪正確安裝與不正確安裝傳動性能對比實驗
?。?)鏈傳動鏈條垂度大、小對傳動性能的影響的對比實驗
?。?)鏈傳動多邊形效應實驗
6、多媒體一體式教學(必配)
結合本創新型綜合實驗臺的全新資源,實現源程序與設備的完美結合。3D式全匹配零件庫,提供了與實驗臺一一對應的教學資源,在拆卸和測繪本套設備的時候起到極好的示范作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全智能輔助系統 (選配)
二、 可以進行綜合課程設計題目及內容:
1、插齒機的反求設計(必做)
2、凸輪機構的運動分析
3、平面連桿機構的運動分析
4、齒輪傳動裝置設計
5、蝸桿傳動裝置設計
6、切削運動傳動裝置設計
7、刀具回轉傳動裝置設計
8、工件回轉傳動裝置設計
9、進給運動傳動裝置設計
10、讓刀運動傳動裝置設計
11、結構變異(創新)設計(選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