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1 對觸摸式大屏顯示器的理解
在傳統的教學環境中,教育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傳統課堂授課(黑板、PPT)
企業實習(通常只能接觸到低層次工作,難以涉及策劃、管理類崗位)
使用企業真實管理軟件(缺乏與人和其他業務交互的內容)
搭建仿真工作環境(成本高,實際應用價值有限)
教育軟件的優勢:
成本低:軟件模擬比購買設備和搭建企業環境便宜,且可讓大量學生同時使用。
崗位完整:模擬實習比真實企業實習更全面。
教學與輔導結合:在模擬實習中穿插教學環節,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模擬極端情況:可以在軟件中模擬真實企業不愿發生的情況,如負債、破產等,達到獨特教學效果。
觸摸式大屏顯示器的特殊用途:
互動功能:比電視機、投影儀更具互動性。
多點觸控:支持滑動和多點觸控,操作更靈活。
直接操作:可以直接用手或專用筆進行點擊和書寫。
STEP2 和現有軟件的直接結合
現有教學軟件基于Windows系統的B/S架構,使用鍵盤和鼠標操作。觸摸式大屏幕可以直接使用這些軟件,但存在以下問題:
左鍵操作方便:觸摸屏可以方便地進行左鍵操作。
分屏和鍵盤操作不便:在分屏和鍵盤操作中,觸摸屏的使用體驗不佳。
大材小用:現有軟件未能充分利用觸摸屏的特性。
STEP3 對現有軟件可進行的優化修改
“觸摸化”修改:
復制粘貼優化:在可能復制的內容旁增加“復制”按鈕,點擊后內容復制到剪貼板,并提示“已復制”。
粘貼按鈕:在所有輸入框后增加“粘貼”按鈕,點擊后將剪貼板內容粘貼到輸入框。
輸入框優化:在需要輸入時,點擊輸入框彈出操作系統自帶的輸入鍵盤。
另一種應用方式:
操作點評:老師通過觸摸屏同步顯示學生操作過程,進行實時點評。
報表點評:老師通過教師端監控學生操作情況,使用觸摸功能進行畫圈、涂色、標記等操作,進行點評和指導。
STEP4 如果進行定制開發
以學生角度設計:
操作簡化:盡量采用“鼠標左鍵”操作,減少復雜輸入。
畫面優化:根據大屏幕高分辨率特點,定制設計畫面、動畫、視頻,充分利用大屏幕顯示效果。
以教師角度設計:
電子沙盤:教師通過觸摸屏控制“回合推進”,實時顯示學生數據對比和策略實施情況,提高課堂時間利用率。
商業競爭模擬:教師在觸摸屏上顯示學生數據,手動推進季度,激發學生興趣。
STEP5 其他的問題與設想
多學生操作:
分屏操作:考慮支持兩個學生同時點擊,解決Windows“當前窗口”問題。
定制平躺觸摸屏:
沙盤式教學:開發適合4個學生同時操作的軟件,考慮多人點擊問題和屏幕形狀(正方形)。
拓展設備開發:
翻頁筆:充分利用翻頁筆進行教學操作。
迷你鼠標和小型鍵盤:擴展操作范圍,減少對“鼠標左鍵”的依賴。
學生識別設備:開發指套等設備,系統能夠區分不同學生的點擊操作。
總結
通過將觸摸式大屏顯示器與教育軟件結合,可以顯著提升教學體驗。通過優化現有軟件和定制開發新功能,可以充分利用觸摸屏的互動性和多點觸控特性,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教師的教學效率。同時,考慮多人操作和拓展設備的開發,可以進一步豐富教學場景,提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