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國-中東歐國家職業院校產教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成立大會在寧波舉行。大會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浙江省教育廳指導,寧波市教育局、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主辦,索菲亞中國文化中心(China Cultural Center in Sofia)、中東歐之家等單位協辦。
大會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召開。中國教育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方軍,羅馬尼亞教育部代表、湖內多阿拉省教育廳廳長歐普琳·克里斯汀娜,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余有根,塞爾維亞政府助理秘書長、貝爾格萊德“一帶一路”研究院大會主席丹尼爾?尼克里奇,希臘駐上??傤I事館總領事喬吉歐斯?帕滕尼歐等在線上出席大會。浙江省教育廳總督學舒培冬現場出席大會。
方軍代表中國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對聯盟成立表示熱烈祝賀。方軍指出,在去年10月召開的第八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教育政策對話上,中國教育部田學軍副部長提出了“成立中國-中東歐國家職業院校產教聯盟”的倡議,得到了中東歐各國的積極響應和廣泛支持。經過一年的努力,聯盟順利建成,首批已有100余家單位加入,多項務實合作項目落地,成功地將共同的美好愿景轉變成了互利合作成果。
方軍對聯盟今后發展提出建議,一是堅持聯盟發展的開放性。向中國和中東歐國家更多職業院校、行業企業、研究機構開放,不斷吸納新成員,提高聯盟的參與度和影響力。向更多合作領域開放,不斷探索新路徑,打造職業教育合作新亮點。二是堅持聯盟發展的互惠性。緊扣各自國家社會發展和人才培養需求,充分發揮成員單位特色優勢,用好聯盟平臺,互惠共贏,共同助力各國職業教育發展。三是堅持聯盟發展的可持續性。加強科學謀劃和整體布局,合力破解職業教育發展中的共性問題,發展適應新技術和產業變革需求的職業教育,通過數字化賦能職業教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歐普琳?克里斯汀娜在致辭中表示,作為地方教育廳負責人,鼓勵和支持羅馬尼亞-中國雙邊項目,熱切希望利用與中國機構的緊密聯系,提高國際化水平和教育質量。希望聯盟的建立,能促進中國和中東歐各國進一步深化職業教育交流與合作,并將合作機會轉化為更切實的成果。
舒培冬在致辭中指出,建立中國-中東歐職業院校產教聯盟,將為中國和中東歐國家優化職業教育資源配置、提高職業教育質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供重要的“加速器”。他希望聯盟聚焦校企合作、科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技術技能創新、數字化建設等各國普遍關心的職業教育重點,互學互鑒、共同進步,合力破解職業教育發展中的共性問題,推進聯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會上,中國-中東歐國家職業院校產教聯盟揭牌。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與匈牙利艾圖斯大學,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與保加利亞中保文化交流中心,塞爾維亞賽華國際旅行社與寧波東錢湖旅游學校,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與匈牙利布達佩斯城市大學分別簽約合作項目。聯盟還發布了《寧波倡議》,啟動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職業技能大賽。
中國-中東歐國家創新合作中心、中東歐青年創業創新中心、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寧波東錢湖旅游學校等相關單位負責人,聯盟成員單位和中東歐國家留學生代表現場出席大會。會后,現場參會嘉賓參觀考察了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中國-中東歐國家職業院校產教聯盟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