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聚焦農村義務教育發展短板,大力改善鄉村小規模學校辦學條件,通過健全保障機制、優化資源配置、統籌融合管理、配強師資隊伍、改善辦學條件,著力提升鄉村小規模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健全機制,保障鄉村小規模學校健康發展。加強組織領導,將辦好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列為教育重點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出臺《貴州省教育廳關于切實辦好鄉村小規模學校的意見》,督促各地制定辦好鄉村小規模學校實施意見和方案,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和管理,提高鄉村教育質量。優先保障辦學經費投入,統籌安排中央和省級補助資金,2021年共投入資金196.43億元,用于改善鄉村小規模學校辦學條件,嚴格落實鄉村小規模學校公用經費撥付、鄉鎮寄宿制學校公用經費補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和營養改善計劃提質行動。各市(州)、縣(區、市)因地制宜為教師走教提供交通便利或補助支持,績效分配向鄉村小規模學校傾斜,每年壓縮5%至6%行政經費用于教育事業發展。嚴格督導督辦狠抓落實,將鄉村小規模學校發展情況列為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落實責任區督學職責,強化檢查督導,確保相關支持政策落地落實。
合理布局,優化鄉村小規模學校資源配置。綜合分析研判鄉鎮區域內經濟發展、人口流動變化、交通資源狀況、地理區位條件等因素,兼顧長遠規劃和近期發展需要,把“有學上”“好上學”“上好學”緊密結合,合理優化鄉村學校布局,統籌協調鄉鎮教育資源配置,及時盤活利用教育資源,妥善處理撤并問題,堅決防止因為學校布局不合理導致學生上學困難甚至輟學。改善規劃保留的鄉村小規模學校辦學條件,優化改造校舍功能用途,配備必要的教學設施設備和功能教室,改善生活衛生條件,配齊配足繪本圖書、科學實驗、專業期刊等教育教學資源,努力滿足師生學習需求。
一體推進,實施鄉鎮中心校統籌融合管理。出臺《貴州省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強校計劃實施方案》,強化鄉鎮中心學校統籌管理職責,全面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推進鄉鎮中心學校和同鄉鎮的小規模學校一體化辦學、協同式發展、捆綁式考評。完善提升內部治理效能,采取學區(鄉鎮)教師走教和組建教學指導團隊等方式,推進教師跨校兼課、跨學段任教,保障鄉村小規模學校緊缺學科、薄弱學科學有所教,深入開展鄉鎮連片集體教研活動,組織鄉村小規模學校參加學區內同課異構等研訓活動,著力提高鄉村小規模學校辦學治校水平。
創新舉措,配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師資隊伍。通過城區優秀校長輪崗、鄉鎮中心學校內部推選、面向社會公開遴選、返聘優秀退休校長等方式,選優配強校長隊伍。2014年以來,推動14萬余名優秀校長、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實施“銀齡講學計劃”,在全省遴選500名優秀離退休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實施“特崗計劃”,近三年招聘“特崗計劃”教師2.1萬余人,重點招聘緊缺、薄弱學科教師,逐步配齊音體美、信息技術、心理健康等學科教師。創新推進鄉村教師培養,依托“國培計劃”,加大“一專多能”鄉村教師培養力度,探索采用置換頂崗研修方式,師范生頂崗實習與在職教師置換研修相結合,選派高校優秀師范生到城區學校跟崗實習,置換城區學校優秀教師到鄉村小規模學校任教。建立健全鄉村學校校長、教師考核評價體系,構建“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鄉村小規模學校高級教師職稱制度,同等條件下向鄉村小學規模學校教師適當傾斜,加大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落實力度,選派到鄉村小規模學校交流輪崗的城區優秀教師,同等享受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2021年下達中央獎補資金4.2億元,惠及鄉村教師17萬人。
強化幫扶,提升鄉村小規模學校辦學質量。積極落實東西部協作教育組團式幫扶工作,召開全省教育系統東西部協作粵黔教育組團式幫扶工作推進會,全省66個縣(市、區、特區)1078所學校與廣東省924所學校開展結對幫扶,與廣東省教育廳共同制定《“十四五”粵黔教育共建100所協作幫扶示范校工作實施方案》,優化調整粵黔教育共建100所協作組團幫扶示范學校,實現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完善城鄉學校支教制度,建立城區學校與鄉村小規模學?!笆掷帧睂谥г贫?。發揮縣級教研機構作用,強化對鄉村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研究和指導。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全省中小學(含教學點)寬帶接入率達到100%,出口帶寬達到100M以上,多媒體教室學校覆蓋率達到100%,網絡學習空間開通率71.84%。豐富課程資源,加強“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和“名校網絡課堂”建設應用,建立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優質課堂網絡信息平臺,通過網絡研修、競賽活動等方式,不斷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和信息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