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印發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提出了“進入世界一流行列”和“進入一流前列”的明確要求,統籌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將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學和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
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前列,高等教育整體實力顯著提升;
第三步到本世紀中葉,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數量和實力進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強國。
一、各省“雙一流”建設目標和經費投入情況
自國家啟動“雙一流”建設工程后,各省的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如火如荼,目標遠大,投入巨大,下面就為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各省的大手筆。
山東?。河媱澩度?0億,建設1-2所世界一流大學,6所高校進入全國百強,50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2030年10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廣東?。河媱澩度?0億,建設2所世界一流大學,17所國內高水平(理工)大學,此外還要建設110個重點學科。
四川?。河媱澖ㄔO15所國內高水平大學,30個世界一流學科,100個國內一流學科以及100個去與一流學科。
北京市:預計投入100億,推進高校高精尖創新中心建設計劃,目前已經公布了兩批19個高校高精尖創新中心。
上海市:投入36億建設高峰高原學科,計劃建設20個世界一流學科,180個學科進入全國前20%,建設過程中執行嚴格的監管和動態評估機制。
江蘇?。?5所以上高校進入全國百強,10所進入前50,100個左右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國家一流學科數,不低于全國總數的10%;2030年建成兩所世界一流大學。進入全國百強的省屬高校每年新增1億元。
安徽?。航ㄔO1所世界一流大學,若干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和國內一流行列,另外安排70億用于省屬高校,實施高等教育振興計劃。
甘肅?。航ㄔO1所世界一流大學,5所國內高水平大學;2-3個世界一流學科,50個國內一流學科,1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2-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陜西?。航ㄔO1-3所世界一流大學,5-7所國內高水平大學;50個學科進入國內一流行列。
山西?。航ㄔO1-2所國內高水平大學,2-3所區域一流大學。
內蒙古自治區:2020年5個學科進入國內一流;2030年建成2-3所國內高水平大學;2050年再增加2-3所國內高水平大學,建成1所世界一流大學。
湖南?。?020年40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45個左右的學科進入全國前10%;5所大學進入國內一流大學或特色大學行列,2050年4所大學進入世界一流。
浙江?。航ㄔO2所世界一流大學,10所高校進入全國前100;50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40個學科進入全國前10%,100個左右學科進入全國前30%,若干學科進入全國前3。
河南?。?0年投入31億,5個左右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行列,10個學科進入ESI前1%。
貴州?。?年投入5個億推進區域內大學和學科“雙一流”建設。
河北?。?年25個億,建設3個國內高水平大學以及一批國內一流學科,個別學科進入國際一流行列。
湖北?。好磕晖度?0-20億,2020年力爭10所以上大學進入全國百強,至少5所大學列入國家層面開展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2030年至少2所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至少10所大學進入國內一流大學行列,力爭更多高校進入全國百強。2020年6個以上的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1‰,20個左右進入前200位,70個以上學科進入前1%,在全國學科評估中,排名第一的學科數占全國總數的10%左右,60個左右學科進入前5名,120個左右學科進入前30%。到2030年,湖北高校更多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國內一流行列。到本世紀中葉,湖北世界一流大學和學科、國內一流大學和學科的數量都位居全國前列。
重慶市:力爭2-3所高校躋身國內一流、行業一流大學行列,建成一批在國內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一流學科。
吉林?。和度?5億重點支持吉林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江西?。航ㄔO1所國內高水平大學,10個學科進入國內一流,個別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行列。
寧夏回族自治區:投入2億元重點建設寧夏大學和6個國內一流學科、10個西部一流學科。
二、問題所在
1、上述21省到2020年將建成世界一流大學10所左右,2030年將建成16所左右,2050年則會建成世界一流大學21所左右。這還不包括教育資源最為豐富的京滬兩市。
2、各省紛紛將建設國內高水平大學作為重要內容,但國內高水平大學的標準是什么?是全國前100名,抑或是其他?如果是以全國前100名作為標準,前述21個省份提出的國內高水平大學建設數量已經在110所以上,這還不包括暫時尚未提出建設方案的京滬等省區,這就意味著這21個省必定有無法達成建設目標的。
即便是明確提出國內百強的目標,江浙鄂魯四省就已經瓜分了41席;其中某省計劃獨占國內百強的15席,50強的10席,其他省份的“壓力山大”。
3、21省共計劃建設世界一流學科至少58個,國內一流學科上百個;ESI前1%的學科至少325個,前1‰的學科20個左右;其中有省份提出2020年全國第1的學科占全國總數的10%左右,也有省份計劃國內一流學科不低于國內總數10%,留給其他省份的一流學科額度不多了。
4、21個省份中有11個省提出了經費保障,粗略計算在400億左右,不可不謂“大手筆”,大量的經費投入可以吸引人才,購置高端設備、改善辦學環境,這些對于“雙一流”建設是絕對不可或缺的,但是光有“錢”一定也不行。
附表是人工匯總的21省份“雙一流”建設相關內容,如有遺漏或錯誤敬請指正。
附表:21省份“雙一流”建設相關內容匯總
(作者:于魯江,同濟大學發展規劃研究中心規劃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