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0日,由中國質譜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等聯合承辦的“第34屆中國質譜學會學術年會暨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青海省西寧市隆重開幕。本屆會議為期3天(9月10日-12日),包含22個大會邀請報告以及8個分會場(生物大分子分析、質譜檢測新方法、儀器研發及新技術、組學研究、藥物分析、無機及同位素質譜、樣品前處理、生物醫學),同時設立了青年論壇專場和學術墻報展示。16家儀器廠商積極參與了本次會議并帶來了他們最新的技術。來自全國各地的600余位關注質譜技術進展的專家、學者、科研和檢測人員到場參與了本屆會議。
會議現場
再帕爾·阿不力孜教授
大會開幕儀式由再帕爾·阿不力孜教授主持,首先由李金英理事長為大會致開幕辭。李金英表示:質譜學與質譜技術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推動著重大創新項目的發展,推動了當今科技進步。質譜技術已經在生命科學、國家安全、新材料與新能源、突發事件應對、基礎醫學研究與疾病預防、食品與藥品安全、海關與防疫等國家重點關注和發展領域里發揮著重要作用。
李金英理事長
本次大會收到的學術報告與論文有300余篇,涉及質譜學、質譜技術及其應用的方法面面。很多文章和報告展現了國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水準。最后,李金英對會議支持方表示感謝,預祝大會圓滿成功、質譜事業不斷繁榮壯大。
張新榮教授
中國科學院青海湖研究所副所長吳志堅在會上向參會代表表示歡迎,并介紹了鹽湖資源和青海湖研究所現狀。李金英向參會代表做中國質譜學會第九屆理事會四年工作總結報告之后,張新榮向大家明確了中國物理學會的相關章程以及第十屆理事會理事的候選代表名單。將從96位候選人中選出30名常務理事,理事長和副理事長也將在這其中產生。
在開幕儀式之后,大會正式進入邀請報告環節,今日大會報告由15位專家帶來精彩演講,9月12日大會報告仍將繼續。
南京大學生命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陳洪淵院士 報告題目《從質譜學的發展看質譜分析面臨的挑戰》
陳洪淵簡單介紹了質譜技術發展歷史,并從多方面分析了質譜學的關鍵問題。陳洪淵講到,細胞等前沿生命科學研究要求質譜分析技術具有更高的靈敏度、更少的樣品消耗、更高的空間分辨率等,實時在線生物分析和小型化質譜儀等技術將在質譜生命分析中大放異彩。與其他學科結合、蛋白組學、代謝組學、臨床針對等方面是質譜生命分析技術的發展方向。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 王海舟院士 報告題目《“綠色制造”的重要支撐技術——全流程監測系統現狀與發展趨勢》
王海舟介紹說,全流程檢測控制系統包括末端控制、實現轉變和全流程源頭控制,營造綠色制造及循環經濟生態鏈。并比較了國內企業和國外企業的全流程監測系統現狀。國內企業全流程監測系統在各個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如生產質控方面、環境保護方面。國外企業在生產質控方面都更加嚴格,如在環境方面關注潛在污染物461中化學物質的排放以及其轉移變化量及形態。流程工業全流程監測系統目前存在很多問題,如監測系統設計的全流程視角的統籌考慮不足、一些技術和設備亟待開發。全流程監測系統的發展趨勢是集生產質量監測、能源消耗監測、環保監測三大系統為一體。
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劉淑瑩教授 報告題目《質譜技術在人參分析中的引領作用》
劉淑瑩介紹說中醫院研究中傳統植物化學方法耗時、費力。以質譜技術為基礎的新方法更加快速、靈敏、特異性強。人參皂苷的生物活性成分有很多異構體:差向異構體、位置異構體。劉淑瑩講解了質譜技術在人參皂苷活性成分分析中的應用,包括分子量測定、元素組成、異構體區分等等。研究發現,人參炮制過程中皂苷會發生轉化,炮制前后皂苷結構數量也會發生變化,因此生曬參和紅參的生物功能也有不同。各種質譜技術為分析人參皂苷提供了分子量、極性、糖殘基序列、位置以及皂苷元等結構信息。劉淑瑩還介紹了基于DART MS的人參分析等技術應用。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莊乾坤教授 報告題目 《分析化學發展狀況與創新研究》
莊乾坤分析了目前中國分析化學發展狀況:我國分析化學部分學科已經與世界先進水平實現并行,已經形成“相互扶持、相互合作、相互欣賞、共同發展”的研究隊伍,部分學者瞄準目標力爭國際領先。而這種情況下也出現了新問題,如研究工作缺乏創新、研究思路同質化、學科方向趨同缺乏基于新原理的方法學的創建、研究對象太淺、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等問題。分析化學新形式下,分析化學應該走好自己的創新之路。另外,莊乾坤介紹了申請項目評價標準,并提到申請基金委重大儀器專項的關鍵是需要針對某一科學問題設計出科學儀器。
中央民族大學 再帕爾·阿不力孜教授 報告題目《質譜技術與精準醫學》
再帕爾從組學分析與精準醫學談質譜技術與精準醫學的關系,發現疾病標志物以及個體的代謝表征,可能推動精準醫學及其個體化診療發展。50多年以前,新生兒疾病發現已經用于臨床,即篩查小分子標志物?,F在的新生兒篩查已經能夠測定45種代謝物檢測。代謝組學發現的潛在生物標志物能夠用于快速質譜分析的術中腫瘤診斷與指導,有助于外科醫生手術現場判斷腫瘤組織的性質及邊界。再帕爾還介紹了幾種質譜脂質組學分析新方法,已經基于質譜的組學研究平臺。
中國地科院地質所北京離子探針中心 劉敦一研究員 報告題目《高分辨、高精度TOF-SIMS 自主研發》
劉敦一在報告中介紹了同位素地質學專用TOF-SIMS科學儀器。他指出高分辨二次離子質譜(SHRIMP)的問世是地球科學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地學及宇宙科學對SIMS的新要求,近年來TOF-MS檢測器技術的快速發展為TOF-SIMS應用于高精度同位素分析提供了基本條件。劉敦一還介紹了自主研發的TOF-SIMS的硬件設計,并展現了儀器的調試性能。
國立中興大學 李茂榮教授 報告題目《Discriminating of Various Vegetable Oils and Adulterated Oils Using Non-Targeted HS-SPME-GC-MS And LLE-LC-HRMS/MS Approach》
李茂榮介紹了一種非目標的HS-SPME-GC-MS和LLE-LC-HR MS/MS方法鑒定不同種類的植物油和地溝油。他在研究中指出HS-SPME-GC-MS技術用于分析半揮發性和揮發性化合物,LLE-LC-HR MS/MS用于分析非揮發性化合物,并使用此兩個方法鑒定出大豆油、橄欖油和葵花油中特征性的化合物,該團隊還使用多變量分析方法鑒定出不同植物的植物油。
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 李書友經理 報告題目《綠色環保無機質譜ICPMS 智能化應對超痕量元素分析》
李書友介紹了一款用于痕量分析的綠色環保無機質譜ICPMS質譜儀。島津ICPMS-2030具有智能化軟件,方便方法開發和診斷,相對于常規ICPMS,其運行成本降低70%,并且支持網絡化管理等優勢。
清華大學 林金明教授 報告題目《液滴制備及其微流控芯片質譜聯用裝置的構建》
林金明在報告中介紹了如何構建液滴制備及其微流控芯片質譜聯用裝置。介紹了不同的液滴質譜離子化技術及其應用,如瓜氨酸在不同部位的分析、水果中活性分析的直接檢測和皮升級液滴制備芯片。團隊研發的微流控芯片質譜結合微透析技術用于細胞培養體系的實時化學監控;該團隊還研發了微流控芯片-質譜分析平臺,能夠量化蛋白質非共價作用。
方向 報告題目《離子阱質譜—完備的氣相反應從質量分析器到精確離子操控》
方向介紹了離子阱反應研究的進展及發展趨勢。并展示了了一種離子阱質譜操控新技術,重新審視、梳理離子從產生到湮滅全過程。以離子阱質譜為例,絕大多數樣品離子損失。為了解決商業質譜不能解決的問題,該團隊自制了QTrap等硬件。并用此技術進行了很多應用嘗試,如采用LTQ和自制 Q-HyperLIT進行超低含量玉米素的檢測、復雜植物基質中生長素的檢測。
北京大學 劉虎威教授 報告題目《敞開式離子化質譜與表面等離子共振聯用分析》
劉虎威在報告中介紹了一種 表面等離子體共振(SPR)與質譜聯用的技術SPR-MS將SPR與質譜連接。傳統的MALDI和ESI在SPR-MS技術具有一定限制。該團隊研發了兩種原位界面:SPR-DART-MS和SPR-DBDI-MS。兩者均適用于在線SPR-MS分析,且都對非揮發性鹽有一定耐受性,后者耐受性更強。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 郭寅龍研究員 報告題目《碳纖維離子化技術開發及應用》
離子淌度與質譜結合能夠檢測到之前觀測不到的反應中間體,有利于深入研究有機反應機理。團隊通過這種技術分析了烯胺的形成過程,形成烯胺的順勢和反式的比例關系和胺化反應過程。該團隊開發出的常壓火焰離子源的離子化(AFI),是最便宜的離子源。無需電壓、無需噴霧氣、簡單、便攜?.能夠得到很好的結果,能夠直接分析樣本溶液、痕量氣體,也可直接分析實際樣本,如水果皮表面農殘。郭寅龍還介紹了團隊開發的用氫氣做燃氣的清潔的常壓氫火焰離子化方法及其多種應用。
安捷倫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薄濤經理 報告題目《質譜學新方法-突破生命科學研究瓶頸的支柱》
薄濤在報告中介紹了用于中藥分析的UHPLC-QTOF、全二維液相色譜等技術平臺。目前的技術平臺已經能夠實現復雜中藥樣品的分離分析。薄濤還介紹了安捷倫的離子淌度系統6560QTOF,并介紹了其在脂質組學、藥物一致性評價中的應用,如仿制藥與原研藥的質量一致而CCS值不同,則二者的構想結構存在不同。
香港浸會大學 蔡宗葦教授 報告題目《Nanomaterials as New Matrices for MALDI-TOFMS Analysis of Organic Pollutants》
蔡宗葦在報告中介紹了新型的納米材料作為MALDI-TOFMS基質用于有機小分子污染物的分析。他指出MALDI-TOF MS具有高靈敏度、快速分析、操作簡單的特點,但由于有機基質中存在小分子離子(m/z<500)的背景干擾,限制了其在小分子化合物分析領域的應用。他介紹了新型的納米材料替有機材料作為基質用于有機小分子的分析,包括多孔硅、金屬和金屬氧化物納米材料、金屬有機絡合物,基于石墨烯的納米材料等,并介紹了在分析低分子量多肽、核苷和核苷酸、1-硝基丙烷等有機小分子方面的應用。< p="">
清華大學 歐陽證教授 報告題目《生物脂質組學及生物醫學應用》
歐陽證在報告中介紹了團隊最新研發推出的小型質譜Mini β,質量范圍的擴大令小質譜已經能夠實現脂質組學分析。另外,歐陽證介紹了幾種脂質血樣的前端進樣方式、C=C雙鍵PB反應等在脂質分析中的應用。他強調,小型質譜就是要取代復雜樣品前處理和色譜分離,并采用原位方式電離。
墻報展覽
廠商展位
本屆質譜會9月11日為分會場報告,9月12日將繼續大會邀請報告。賽默飛、安捷倫、布魯克、島津、SCIEX、沃特世、華質泰科、珀金埃爾默、日立高新、上海磐合、普發真空技術等廠商在此次大會參展。部分參展廠商將在會上舉辦技術研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