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標準適用于J2121型演示滑輪組。
1 基本性能
1.1 J2121型演示滑輪組供中學物理教學中演示滑輪構造、作用、功的原理及機械效率等實驗用。
1.2 J2121型演示滑輪組的組成:
單滑輪 2件
三并滑輪 2件
三串滑輪 2件
1.3 每件滑輪的輪盤數量及尺寸見下表:
名稱 | 輪盤數量(個) | 外徑D | 輪緣厚a | 輪緣厚b | 槽深c |
mm | |||||
單滑輪 | 1 | 70 | 8 | 10 | 5 |
三并滑輪 | 3 | ||||
三串滑輪 | 1 | ||||
1 | 53 | ||||
1 | 40 |
1.4 框架結構形式:三并滑輪為直邊半封閉式,三串滑輪和單滑輪為單邊懸臂式,滑輪的下上掛鈞方向互戌90°或可轉動。
1.5 允許負荷:2千克(19.6牛頓)
2 技術要求
2.1 輪盤用酚醛塑料或機械性能與其相當的材料制成,外徑D±0.3mm;輪緣厚a+0.30;輪轂厚b+0.3omm.
2.2 框架用炭鋼冷軋板制成。中軸由鋼絲制成,框架表面作防銹處理。
2.3 中軸與輪盤孔配合間隙為0.1~0.25mm;輪盤應轉動靈活,輪盤沿軸向串動距離不大于1mm。
2.4 滑輪懸掛后,加負荷和不如負荷,其框架側邊均應鉛直,誤差不大于1.5mm。
2.5 各輪盤平面與框架的平行度公差不大于1mm。
2.6 一對單滑輪,當負荷500克時,機械效率應不低于90%。
2.7 每對三并、三串的滑輪,當負荷1500克時,機械效率應不低于60%。
2.8 產品除符合本標準外,還應符合JY26-79《教學儀器產品一般質量要求(試行)》第一~三章的規定。
3 測試方法和檢驗規則
3.1 本標準第2.3條輪盤沿軸向串動距離的測量:使滑輪軸水平,用塞尺測量。
3.2 本標準2.4條的測量:將滑輪自由懸掛,選取一鉛垂線,測出未加負荷和加負荷后框架側邊上下兩端與鉛垂線的距離差,應不大于1.5mm。
3.3 本標準2.5條的測量:將滑輪固定,使其框架一側邊鉛直,輪盤處于靜止狀態,測出輪邊上下二點與框架的距離差,然后將輪盤轉動,按上述方法測量三次,測出的距離差均應不大于1mm。
3.4 本標準2.6條的測量:將滑輪加負荷500克,使負荷上升200mm高度,實驗5次,其機械效率的平均值不低于90%。
3.5 本標準第2.7條的測量:將滑輪加負荷1500克,使負荷上升200mm高度,實驗5 次,其機械效率的平均值不低于60%。
3.6 交收檢驗按JY27-79《教學儀器產品的檢驗規則(試行)》進行,檢驗項目為本標準2。1~2.5、2.8條。
3.7 例行試驗按JY27-79的要求進行,項目為本標準的全部要求。
4 標志、說明書、包裝、運輸和保管
4.1 標志、說明書、包裝、運輸和保管應符合JY26-79第六章的規定。